不用自己申請,補貼、獎勵等“絲滑”入賬……上海大力推進的“免審即享”,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輔助等工具,將政策精準送到企業身邊。上海正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聚焦企業需求最迫切、協同推進要求高的十個事項,加力推出新一批增量舉措,合力解決營商環境建設中的“老大難”問題。
上海奔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立於張江科學城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021年3月成立,致力於生命科學領域的智能自動化變革,創業團隊來自機器人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至今已獲得一線投資機構的多輪數億元戰略投資。公司首席產品官閻文舟告訴記者,他深切感受到上海“精準滴灌”的政策服務對企業創新的有力賦能。“過去是我們自己‘找政策’,現在上海的‘免申即享’政策通過大數據匹配企業資質,有關部門會主動聯繫我們‘送政策’,告訴我們可以領取哪些補貼,全程無須填寫提交申請材料,使我們快速享受到小升規(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帶來的政策紅利。”閻文舟感慨說,政府的“無感化”服務不僅為他們節省了很多人力和時間成本,而且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向技術攻堅,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並迅速推向市場,這正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的科創企業所期待的。
經過短短數年的快速發展,奔曜科技已在海外組建了專業人才團隊,推動產品與解決方案進入全球市場,政府的“真金白銀”支持也為公司卸下“出海重負”。閻文舟表示,在出海征程中,浦東新區的張江專項資金對企業參加境內外重要展覽和會議、宣傳給予補貼。“去年,我們參加了德國medica展會(德國杜賽爾多夫醫療器械展),只需遞交一份信息表,就能獲得海外參展補貼。”
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是聚焦科學智能前沿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戰略性新型研發機構,着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科研與工程技術團隊,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學智能前沿創新策源地,是上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親歷者。
“我們深切感受到全市上下想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壯大的熱情。”副院長鄒亮說,年初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和剛剛推出的“十大攻堅突破任務”讓他備受鼓舞,“隨申兌”惠企平台的精準觸達、“無事不擾”的監管創新等都是非常有效實際的惠企舉措。
“作為人工智能科創機構,各類科技人才的引進一直是我們特別關注的內容。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吸引人才的有力名片。”鄒亮表示,上海對高端人才有着天然的強大吸引力,全國不少城市也在發動人才爭奪,期待上海能在人才政策方面推出更多突破性舉措,讓各類科研人才更願意來到上海、留在上海,形成全球ai科技創新人才的更強磁場,共同建設上海科創高地。
“我們可以看到從今年年初開始,上海市各級政府部門圍繞提升企業感受,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積極響應企業各項訴求。”
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法務總監王燁君介紹,去年年底協會向政府部門反映很多企業希望行政處罰能夠“寬嚴相濟、更有溫度”,這個意見現在被納入了今年的優化營商環境8.0方案,相關部門還在3月組織召開了商協會與行政執法部門的對話會,雙向溝通十分暢通。再比如針對企業高度關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市檢察院第三分院4月23日在協會揭牌成立了“知企通”檢察服務工作站,為企業提供專業指導和靠前服務。“從企業反饋來看,大多數外資企業非常看好中國的營商環境。協會要做的是將這些政策信息和有力舉措及時傳達給企業,幫助企業用好這些政策措施,同時將企業的聲音及時反饋給政府部門,做好政企溝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