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推廣輕鬆月入過萬?“最強副業”套路深

2025年03月25日21:02:08 科技 1161

短劇爆火後,不少賣課商家從“代運營”“教你做自媒體”等內容轉向短劇領域,“短劇推廣”正在被包裝為一種“零基礎搞錢”的新型副業。然而,看似自由、月入過萬的短劇推廣,背後隱藏着商家的層層套路。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短劇推廣往往以“課程”的形式出現,想聽課則要先交4880元,而另一些宣稱免費的培訓,需要先辦手機卡。此外,還有一些商家玩起了文字遊戲,“拉新1人分佣50元”,但等提現時卻發現必須充值99元會員才算有效拉新,提現門檻500元。更有商家保證,無需剪輯發布,只需交推廣費就可以在推廣周期結束後獲得分紅。在業內看來,無論是哪種套路,本質是利用信息差和消費者渴望低成本變現的心理,進行欺詐斂財。

套路一:“免費教學”實則推銷“授權”

“免費教學、小白到大神的逆襲、三個月賺十萬……”在社交平台上,從分享自己的推廣賺錢經驗,到邀請新用戶進群學習課程,有關商家把短劇推廣描述為“最強副業”。

而所謂的“短劇推廣”,就是把短劇剪輯成短視頻,發到各大短視頻平台,然後幫助短劇平台獲取新用戶,或者獲取付費用戶。在這個過程中,一批教用戶如何起號、剪輯、發布的課程出現了。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商家往往以免費課程群吸引用戶進群學習,學完兩天的免費課程後,開始以“授權”為名義收取幾千元的費用。

“交了4880塊錢,一分沒賺。”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女士加入了短劇推廣的群。

據李女士介紹,前兩天的課程還會教一些乾貨,但從第三天開始賣短劇授權,有授權才能發作品,花了將近5000元買授權,在指導下重新申請了抖音和快手的賬號後,等到要發作品時才知道抖音要達到500粉。

“課程老師說交3000元升級高級課,才能漲粉和使用軟件。繼續交錢,後邊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不交錢什麼也做不了,之前的錢幾乎是白交。”李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說。

短劇推廣輕鬆月入過萬?“最強副業”套路深 - 天天要聞

此外,還有些商家以“工作卡”為噱頭,讓用戶辦所謂的專用電話卡。

“商家說這個卡是和官方合作的,有流量扶持,辦好後發一個短劇推廣的課程。實際上辦卡和推廣沒有一點關係,課程也是網上都能搜到的水課。”看到推廣群里不斷有新人進來,不停地讓辦卡後,於先生才意識到這些商家是靠開卡掙錢的。

以“免費教學”吸引用戶入群的商家並非個例,這些商家還會以名額有限、限時優惠等理由催促用戶交錢。一位商家在群里表示:“給大家爭取到了優惠,原價4880元,現在最低2880元。”

套路二:拉新分佣 到賬分紅難提現

除了用“免費教學”吸引用戶進群交費購買相關項目外,有些“短劇推廣”的套路更為隱蔽。

在社交平台看到短劇推廣的帖子後,處於職業空窗期的孫女士在客服人員的指引下,註冊了一款短劇推廣App。該客服人員稱:“按照鏈接流程註冊會員,成功後就可以推廣短劇,一天就可以拿到傭金,拉新人入會可以分紅50元。”

然而,當孫女士拉到新用戶下載入會後,追問傭金何時能夠到賬提現時,卻被告知:“新用戶要充值99元的會員才算有效拉新,滿500元才能提現。”

而在短劇推廣平台上,拉新人入會可以得到傭金似乎是默認規則。

一位商家介紹道:“邀請好友推廣的人數越多,代理的等級越高,最高可以返3%的推廣獎勵。”

短劇推廣輕鬆月入過萬?“最強副業”套路深 - 天天要聞

曾經從事短劇推廣行業的吳先生直言,無論什麼規定實則都是商家阻止你提現的套路。當拉到十個人後,平台還可以改規則,比如連續充值3個月等。

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認為,“拉新分佣”通過發展下線形成層級抽佣,但實際收益集中在頂層,本質是龐氏騙局的變種;而“充值會員提現”設定了提現門檻,誘導用戶持續投入資金或時間,但多數人因算法限制或任務難度無法達標,是資金沉澱與流量套現的金融遊戲。

而從法律的角度看,北京觀韜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知識產權業務委員會主任李洪江認為,拉新分佣、充值會員才能提現等模式,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有關“禁止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的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34條有關“不得擅自修改交易規則”的規定。

套路三:一鍵推廣 想賺錢先交錢

在某些商家的介紹下,短劇推廣還變成了“一鍵操作”,只需先交推廣費就能完成短劇推廣,還能賺到分紅。

在短劇推廣商家的指導下,北京商報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為“陸元影視”的短劇推廣App。

據該平台客服人員介紹,短劇推廣要先付推廣費,不同的短劇推廣金額不同,分紅也不同,但推廣結束後推廣費和分紅都可以返還提現。

“新手可以先體驗88元的短劇推廣體驗福利,推廣周期結束後就可以返還本金88元和10元的分紅。”隨後該客服人員將記者拉進了“VIP交流群”中。

當北京商報記者追問推廣流程時,該客服表示:“完成註冊和實名認證後,點擊‘一鍵推廣’即可,不需要自己剪輯和發布作品,由平台發布。”問及提現規則時,該客服對北京商報記者說:“單筆最低200元。”

短劇推廣輕鬆月入過萬?“最強副業”套路深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若想把平台贈送的新手推廣得到的本金和分紅提現,還要先付費推廣其他短劇,等本金和收益滿200元之後才能申請提現。而目前,該平台短劇推廣的起投金額最低為300元,最高達159000元。

李洪江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96條規定,平台單方設定“最低提現200元”且未顯著提示,涉嫌侵害用戶的知情權;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規定,商家規定“必須再付費推廣滿200元”才能提現,屬於通過不合理限制剝奪用戶財產處分權,屬無效格式條款。

“設置提現門檻的方式構成格式條款,應屬無效。而當用戶完成新手任務後,賬戶內約為98元,即88元本金和10元分紅;由於未達200元因此無法提現,實質強制用戶繼續投入資金”。李洪江如是說。

而在該平台的“VIP交流群”中,已有9603位用戶,不少“老手”正歡迎新用戶入群,並曬出自己賺到的傭金流水。

然而,先交推廣金,等推廣周期結束後真的可以拿到本金和分紅嗎?

曾經在該平台上參與過短劇推廣的林女士說:“達到提現門檻後,嘗試提現多次都顯示資金凍結。”

在消費者投訴平台黑貓上,以“短劇推廣”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979條相關投訴,大多集中在“虛假宣傳”“拿不到傭金”“無法退款”領域。而單獨搜索“陸元影視”,共有173條有關投訴,其中一條直指“賬號封禁、資金提現凍結”。

短劇推廣輕鬆月入過萬?“最強副業”套路深 - 天天要聞

知名商業顧問霍虹屹表示,無論是哪種套路,打着“財富自由”噱頭吸引用戶入局短劇推廣從而繳費的現象,本質上是在捕捉當代人對副業、自由收入、低成本變現的渴望,然後用誇張的數字、稀缺的案例製造“FOMO(錯失恐懼)效應”。

在李洪江看來,消費者如果不慎掉入此類套路,首先需要進行證據固定,保存課程宣傳頁面、聊天記錄、支付憑證、平台規則截圖等;同時,依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5條規定,向市監部門投訴。而對於行業來說,要及時出台有關短視頻推廣營銷合規指引,明確收益承諾的披露標準及合同解除權條款,促進良性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劉曼華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