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數字智慧化已成為民航發展的核心引擎,同時也是提升航空運輸效率與安全、促進綜合交通體系智能化的重要基礎。它不僅革新了航空運輸的效率與安全標準,更為綜合交通體系的智能化轉型注入了強大動力。
作為甘肅省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空中走廊的戰略支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代表了甘肅乃至西部地區智慧民航的領先水平,更是成為“四型機場”建設的西北典範和智慧機場的全新標杆。
構築智慧中樞 資源調配效能躍升40%
深入探訪後,記者強烈感受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宛如一個不斷進化的“智慧生命體”。無論從智慧中樞的高效運行,還是到科技體驗的便民出行;無論從無微不至的智能守護,還是到科技護航的安全保障,這座機場依託深厚的“數字底座”,將數據、算法與實際場景深度融合,以協同創新為智慧空港建設賦能,在智能化方向實現了大步跨越。

步入蘭州機場運行指揮中心,153個智慧工位整齊排列,共同構成功能強大的“五維一體”指揮矩陣。這種創新的多單元融合布局,讓應急處置響應速度實現了質的飛躍,從過去的數分鐘縮短至僅60秒。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深度融合前沿科技,致力於打造智慧機場的新標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全力構建智能化、數字化的機場生態系統,立志打造智慧機場的全新標杆。”三期擴建工程信息部副部長趙鵬飛欣喜地告訴記者,眼中滿是自豪與期待。
機場聯合運控中心秉持“中樞神經、數智支撐、全域協同”理念,創新性地構建了“1+3+n”運行架構。它以中央運行指揮平台為中樞,緊密聯動航空器保障、旅客服務、貨運物流三大核心模塊,協同空管、航司、地勤等18家駐場單位,輔以高鐵、城際等交通單元,共同形成了一張“分鐘級響應、全要素聯動”的智慧網絡,使機場的資源調配效率提升了40%,為機場的高效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合運控中心的建設與運營,充分體現了智慧民航的先進性與獨特優勢。”趙鵬飛分析道,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構建“天地一體”的數字孿生系統,融合“5g+”北斗定位、智能電子圍欄等前沿技術,打造全國首個高原機場三維鏡像平台。該平台實現了對100餘個運行節點的實時可視化呈現,日均5000台次車輛的精準定位。跑道防侵入系統更是將安全管控精度提升至毫米級,實現對飛行區運行動態的全方位掌控,隱患風險一鍵消除。
此外,機場的智慧數艙每秒可處理80000條運行數據,1.8g保障終端覆蓋保障全流程,確保保障指令迅速直達一線。這些先進的數智化基礎設施,為機場高效運營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也為旅客出行與貨物流通的順暢提供了保障。
織密防護網絡 航空安全固若金湯
3月20日零時,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的跑道上,燈光璀璨,塔台指令清晰而有力。一架架飛機在跑道上有序滑行,隨後如銀燕般沖向雲霄,開啟全新的飛行之旅。這一場景,正是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邁向智慧化征程的生動註腳。
記者了解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聚焦頂層設計,以新技術應用為創新驅動力,積極推進bim、物聯網、雲平台等基建新技術的融合應用,並探索5g機場場面寬帶通信系統建設,為“無人行李託運”“數字塔台”等“智慧民航”數字化場景在機場的落地奠定了基礎。
在t3航站樓西南側,近百米高的空管塔台巍然聳立,與t3航站樓相得益彰,這裡便是蘭州中川機場三期的又一標誌性建築。空管塔台的建築造型從底部工作區形成串聯的整體,呈一飛衝天之勢,寓意着“如意飛天”的美好願景。
進入塔台,空管工作區的建築造型設計引入了“天穹之眼”和“莫比烏斯環”概念,象徵對空中交通實時監控。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綜合應用集成塔台系統、智慧運維等新設備和新技術,構建出了一個安全穩定、高效智慧、協同順暢的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塔台集功能性與美觀於一體,內部空間布局,確保空管人員的操作高效、視野開闊。
由於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位於西部候鳥遷徙主路線,鳥類活動通道交錯,生態環境複雜,隨着蘭州新區發展,周邊草甸、林地、濕地、農田、城市交織,鳥類增多,鳥防壓力增大。
探驅一體化鳥防系統為蘭州機場三期提供了高效、精準的鳥類防範新方案。
記者了解到,該套先進的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ai識別和智能驅趕技術的綜合運用,該系統將鳥類入侵預警響應時間縮短至15秒以內,實現了全天候、高效精準的鳥類防範,保障飛行安全。跑道防侵入系統實時監控功能,防止未經授權的飛機、車輛和人員進入跑道區域,保障機場安全與順暢。
升級安檢值機 科技賦能流程大提速
步入t3航站樓,大廳內配備功能強大的ai機器人,航站樓內空間寬敞明亮,值機櫃檯、安檢通道數量充足,目測高峰期排隊時間相對可控;行李傳輸效率較高,智能化設備普及……記者瞬間被這座集現代化、科技感、前沿化和時尚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空港散發的獨特氣息所吸引。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以科技為翼,全面升級旅客服務體驗。從值機到艙門,一系列先進的自助設備實現了全程智慧化通關,極大提升了出行效率。”據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現場工作人員介紹,t3航站樓出發大廳內設有126台值機櫃檯和90台自助值機設備,程序優化,操作簡便,旅客按需選擇,旅客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快速完成登機手續。自助行李託運系統將值機與託運一站式整合,極大縮短了辦理時間,讓旅客出行更加從容。
與此同時,安檢區域設有63條安檢通道,集成自助安檢系統,通過人臉識別與身份核驗技術,旅客僅需掃描登機牌、身份證並完成人臉比對,即可快速通行,減少排隊時間。無接觸人身檢查系統,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安檢效率,減少了物理接觸,讓安檢過程更加安全、便捷。
“我也是期待了很久,今天第一次來到t3,真的是太驚喜了,不僅工作人員服務熱情溫馨,尤其是安檢流程,比以前的效率提升了很多,科技改變生活,體驗感非常好!”3月20日,t3航站樓正式啟用當日,前往杭州出差的市民吳迪興奮地說。
旅客王女士也同記者愉快地做了分享。“我搭乘的是下午3點的航班,考慮到今天是t3航站樓運營首日,心裡滿是期待,所以中午之前就早早趕到機場了,就盼着能好好感受一下新航站樓 。”市民王女士一家此次是帶着父母和孩子出門旅行,特意將出行時間定在t3啟用後,就是為了提早感受新航站樓的魅力。

“中午到這兒之後,我們先在商業區逛了逛,配套設施相當完善,蘭州牛肉拉麵、連鎖咖啡、特產店、書店,各種店鋪一應俱全,選擇特別多。中途,我們還發現了一個‘蘭州記憶’文化展示區,展示的都是老蘭州的特色元素,滿滿的都是回憶。父母特別感興趣,在那兒拍了好多照片。這展示區完美展現出濃郁的蘭州地域文化,真的很棒!”王女士開心地說道。
便捷出行始終是備受乘客關注的核心要點。在新投運的t3航站樓,作為我省唯一實現空、鐵、軌無縫銜接、立體換乘的交通樞紐,gtc綜合交通樞紐為旅客實現“零換乘”搭起了橋樑。航站樓內自助設備的廣泛應用,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減少了人為操作誤差,更大幅提升了旅客通行效率和運營管理水平,使旅客在值機、安檢和登機過程中享受到無縫銜接的自助服務,出行體驗更加流暢、便捷。
“我今天是開車送朋友乘機的,導航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停車樓’後,便看到有1號、2號、3號三個進口,進入後指示牌清晰可見,停車後按照樓內標識指引經過gtc大廳前往t3航站樓。整個過程就十分鐘左右,非常便捷。”市民馬俊華說。
gtc綜合交通樞紐的換乘中庭寬敞明亮,2000平方米的led顯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可實時更新各類交通信息。作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項目,gtc綜合交通中心集合了鐵路、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公交、出租、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長途車站、公共換乘走廊的布局經過精心規劃,確保在換乘過程中的高效與順暢。同時,在gtc的兩側是大型的停車樓,總共設有3800個停車位,配備76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自駕旅客提供極大便利。
“為了最大幅度縮短換乘距離,實現真正的‘零換乘’,綜合交通中心採用‘樓前集中、橫向並聯’的旅客流線組織模式。兩條僅200米的步行連廊延伸至航站樓出發大廳,將國鐵、地鐵站點的進出站口設置在航站樓進港大廳正下方,極大地提升了旅客步行換乘的便利性。”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吳邑濤表示。
三期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長馬江表示,投運後,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將成為我省唯一實現空、鐵、軌無縫銜接、立體換乘的交通樞紐,為旅客提供“如意甘肅、乘心如意”的美好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