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平均一天賺5個多億?

2025年03月20日23:22:12 科技 1529
騰訊平均一天賺5個多億? - 天天要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看完之後,嚇我一跳。

最近,騰訊發了財報,全年營收660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凈利潤194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若以2024年全年366天計算,騰訊控股每天進賬18.04億元,算下來,也就是平均每天凈賺5個億。

可是,問題來了:

這錢怎麼賺的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業務。在我看來,騰訊業務分為ToB(面向企業)和ToC(面向消費者)兩個板塊。

這好比,一手抓企業,一手抓消費者,兩頭都不放過。

先說說TOB,這裡面有兩個大頭,一個是雲服務、另一個是SaaS產品。雲服務是騰訊的“扛把子”,很多企業靠它實現數字化轉型

因為騰訊雲能從基礎設施、到軟件服務能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他們怎麼做的呢?具體來說,有三層,分別是IaaS、PaaS和SaaS。

什麼是IaaS?給企業提供服務器,存儲空間的硬件資源;比如,《王者榮耀》能實現全球同服,全球玩家都能順暢玩遊戲,這背後都是IaaS的作用。

PaaS相對高級一些,主要給企業提供基礎的軟件平台;像數據庫、容器服務、都能幫助金融行業、政府機構快速開發部署應用;至於SaaS,就更貼近生活了。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都屬於SaaS矩陣。

這三者加一塊,支撐金融、遊戲、視頻媒體、政務好幾個行業發展。騰訊說:2024年,金融科技企業服務板塊(這裡面包括雲服務)全年營收2120億元,佔總營收的32%。

也就說:TOB業務像蛋糕的三分之一,價值2120億元。

除賺錢外,騰訊雲的技術創新也沒閑着,他們在AI、大數據、邊緣計算上下了不少功夫。雲數據庫TDSQL刷新了世界性能測試紀錄,AIGC雲存儲解決方案能把大模型的數據清洗和訓練效率提升一倍,這在AI時代可是大殺器。

再看看SaaS產品。

你認為騰訊SaaS有哪些?只有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嗎?不。還有騰訊文檔、騰訊樂享、騰訊電子簽、騰訊問卷、以及TAPD敏捷項目管理等。

看到名字,也許並不陌生,通俗的說,有做知識管理、有做協作辦公、有做項目管理、有做文檔共享、還有的做電子合同簽署,涵蓋企業辦公的方方面面。

那麼,它們咋賺錢的呢?

很好理解,有三種收費方式,訂閱制、訂閱化解決方案,以及生態合作。所謂生態合作,就是跟第三方開發者一起推出各種插件和應用的同時,順便搞點額外收入。

根據官方提到的信息:

目前,騰訊文檔月活用戶超2億,服務超120萬家企業與組織;企業微信收入也翻了翻;騰訊會議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2023年總營收約為10億元,2022年總營收約為4.3億元。

至於其他產品,具體收入多少沒說。反正,TOB板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占大盤的32%。

TOC產品怎麼樣呢?

騰訊ToC業務可以分成遊戲、數字內容服務以及廣告,三大塊。遊戲非常猛。2024年,遊戲收入達到了1977億,比去年增長了9.9%;其中第四季度遊戲收入是492億元,同比增長了20.3%。

騰訊把每年流水超過40億元,並且日活躍用戶達到一定數量的遊戲叫做“長青遊戲”。那麼,常青遊戲有哪些呢?

不要驚訝,一共有14款。

比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地下城與勇士、荒野亂斗、金鏟鏟之戰、英雄聯盟手游、無畏契約、三角洲行動等等。

除了它們,騰訊還在為《異人之下》《勝利女神:新的希望》《暗區突圍:無限》等新遊戲準備。嗯,真香警告。

數字內容服務,不難理解,這部分包括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2024年,騰訊視頻會員數達到了1.13億;音樂,則通過會員訂閱和賣數字專輯等方式盈利,2024年訂閱收入達到了152.3億元。

注意,這其中騰訊視頻推出的諸多高質量自製劇、綜藝節目、以及電影,吸引不少訂閱用戶;官方說,讓觀看時常翻了一倍。

所以,二者加起來一共賺了3191億元,占蛋糕的49%。

最後一塊蛋糕是什麼呢?自然少不了廣告。2024年,騰訊廣告收入達到了1214億元,同比增長了20%。其中第四季度廣告收入是350億元,同比增長了17%。

騰訊廣告很好理解,分為兩種:一種社交廣告,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這些地方投,通過精準定位用戶來提高效果;另一種是媒體廣告,比如:在騰訊視頻、騰訊新聞上看到的視頻廣告和信息流廣告。

今年視頻號廣告增速很猛,官方沒單獨說貢獻了多少,但透露一點:用戶參與度提高後,收入也跟着起來了。

在遊戲、廣告和數字業務大放異彩的同時,我不得不提一下騰訊電商、和AI。

電商好理解,靠微信小店和小程序推動。2024年第三季度,小程序交易額達到了2萬億元,比去年增長了十幾個百分點。

微信小店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內容互動和支付能力,幫助商家更好地接觸到用戶,促進銷售轉化;官方說:2024年,微信小店的交易總額是2023年的1.92倍,訂單數量增長了125%。

我認為這一塊,微信藍包功能,有一定貢獻價值。

說到AI,騰訊在這方面有不少亮點,尤其是技術融合方面。比如:搜一搜和視頻號,都已經深度融入了AI能力。雖然技術不像某些產品那樣直觀可見,但它們在背後默默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騰訊新推出的元寶、ima等產品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這無疑是新布局;至於未來這幾款產品如何銜接呢?目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我聽到一個消息:

在年報溝通會上,馬化騰表示,AI應用大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各家企業都在結合自身生態優勢推動AI落地。

他指出,最近Agent(智能體)的發展,即把AI的大腦與如何部署、如何落實到具體需求結合起來,為AI和工具的結合開闢了許多新的賽道和空間。

那麼,微信AI Agent會如何重構?它是否會借鑒Meta AI 或 Gemini的AI Agent模式?是否會以ima作為任務中樞,支持跨小程序調用?

是否會實現以下功能:

整理聊天記錄時,自動提取待辦事項並關聯騰訊文檔,識別聚餐邀約後調用地圖、訂餐、支付模塊生成完整方案?

如果能實現這些,再通過400萬個小程序接口,實現“一句話調用全球服務”,比如:用戶說出“安排北京三日游”,系統可同步調用攜程訂酒店、故宮小程序購票、滴滴預約接送機,那可就厲害了。

總的來說,按照我的理解:

騰訊總收入可以看作是一個大蛋糕,ToB業務佔了32%、ToC業務佔了49%、廣告業務佔了18.4%,未來AI能否在騰訊的業務版圖中“平地而起”,值得進一步關注。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062550.html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