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2024年08月03日01:32:03 科技 1111


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 天天要聞


聽說點贊關注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哦!想要財運亨通,就從關注我開始吧!祝您日進斗金,財源廣進!

國產汽車的未來在哪裡?這個問題,在燃油車時代似乎是個無解的難題合資品牌的技術壁壘、品牌認知度,都像一座座大山,橫亘在自主品牌面前,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卻像是一道閃電,劈開了這片迷霧重重的夜空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中,一家名為AITO問界的品牌,猶如一匹黑馬,闖入了人們的視野,它誕生的速度之快,發展之迅猛,令人驚嘆,僅僅28個月,AITO問界就交出了40萬輛新車的成績單,這其中究竟蘊藏着怎樣的奧秘?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還是厚積薄發的必然?

或許,我們可以從AITO問界背後的兩個名字中找到答案,一個是深耕汽車領域多年的賽力斯,一個是科技巨頭華為,一個是傳統造車的代表,一個是智能科技的先鋒,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名字,卻因為共同的造車理念走到了一起,並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軟件定義汽車,用戶定義汽車”,這是AITO問界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的理念,在這個理念的引領下,賽力斯與華為展開了深度合作,將各自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賽力斯擁有成熟的造車經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對汽車品質的極致追求,而華為則帶來了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卓越的用戶體驗設計以及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二者的結合,並非簡單的1+1,而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造車模式,華為的鴻蒙座艙,讓AITO問界成為了“智慧出行夥伴”的代名詞,智能語音交互、車載應用生態、無縫連接的智能體驗,都讓用戶眼前一亮

“這車太懂我了,就像我的另一個手機一樣!”一位AITO問界車主這樣評價道,而這,正是AITO問界想要帶給用戶的體驗,他們深知,在智能時代,汽車早已不再是冰冷的代步工具,而是一個充滿溫度的移動生活空間

AITO問界並非只關注“軟件”,在“硬件”方面,他們同樣精益求精,從M7到M9,每一款車型都展現出卓越的機械素質和性能表現無論是動力、操控還是安全,AITO問界都力求做到極致,為用戶帶來超越期待的駕駛體驗


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AITO問界的成功不僅是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成果更是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樹立了一個標杆,它證明了,中國車企完全有能力打造出比肩甚至超越國際品牌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AITO問界的成功,也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思考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科技公司與傳統車企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漸模糊,跨界融合成為了新的潮流

>網友熱議:“以前覺得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現在才知道,汽車還可以這麼智能!”“科技改變生活也改變了我們對汽車的認知!”

AITO問界,正是這種跨界融合的典範,它將華為在ICT領域的深厚積累,與賽力斯在汽車製造方面的豐富經驗相結合打造出1+1>2的效果,這種模式,也為其他想要進軍汽車領域的科技公司提供了新的思路

>網友熱議:“華為的加入,讓AITO問界在智能化方面確實領先了一大截!”“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跨界合作推動國產汽車的發展!”

AITO問界並非沒有挑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AITO問界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保持領先優勢

是持續的技術創新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技術迭代的速度非常快,AITO問界需要不斷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務,才能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在自動駕駛領域,AITO問界需要加快研發步伐,爭取早日實現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

是品牌的塑造和用戶運營,AITO問界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需要不斷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AITO問界還需要注重用戶運營,打造良好的用戶口碑,形成品牌忠誠度


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友熱議:“AITO問界的設計越來越好看了,很有高端的感覺!”“問界的服務也很好體驗很不錯!”

是全球化戰略的布局,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AITO問界也需要抓住機遇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將中國製造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推向全球

>網友熱議:“希望AITO問界能夠早日走出國門讓世界見識一下中國汽車的實力!”

AITO問界的征途,才剛剛開始,40萬輛,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AITO問界將繼續秉持“軟件定義汽車,用戶定義汽車”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為用戶創造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AITO問界的成功,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這條新賽道上,中國車企正在奮起直追,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企業和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汽車產業一定能夠實現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轉變,為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回顧AITO問界的成長曆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創新是其成功的關鍵,從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到“軟件定義汽車”理念的貫徹,再到不斷推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產品,AITO問界始終走在創新的前沿

>網友熱議:“AITO問界是真正把創新融入到骨子裡的企業!”“期待AITO問界未來能夠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這種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技術和產品上,也體現在AITO問界的企業文化中,AITO問界鼓勵員工大膽嘗試、勇於突破,為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友熱議:“AITO問界的企業文化很感覺很有活力!”

除了創新AITO問界也十分注重用戶體驗,從產品設計、製造到銷售、服務,AITO問界始終將用戶放在首位,力求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體驗

>網友熱議:“AITO問界的服務真的沒話說非常貼心!”

AITO問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AITO問界還推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模式,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隨時隨地了解產品信息、預約服務、反饋問題

>網友熱議:“AITO問界的APP很好用功能很強大!”

AITO問界深知,只有贏得用戶的認可,才能贏得未來,因此他們不斷傾聽用戶的聲音,積極回應用戶的需求,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

>網友熱議:“AITO問界真的是一家用心為用戶服務的企業!”

AITO問界的成功,是創新與用戶體驗共同作用的結果相信在未來,AITO問界將繼續堅持這兩大法寶,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成為中國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軍者


華為與賽力斯深化合作 問界成為最快下線40萬新能源品牌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AITO問界的崛起,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啟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中國汽車產業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汽車企業也要更加註重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更多用戶的青睞

相信在所有中國汽車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汽車產業一定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你對AITO問界的發展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傳播正能量,無侵犯他人權益意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 天天要聞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文/觀察者網周盛明 編輯/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售價上漲1萬元,至28.55萬元。 特斯拉中國 在漲價的同時,該車型的續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續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時間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兩個版本售價不變。Model 3後輪驅.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 天天要聞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不斷。陽光電源(300274.SZ)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圍繞第三代儲能電芯定義權展開激烈爭奪。6月,陽光電源發布搭載684Ah電芯的新款儲能系統,電芯由欣旺達供應;寧德時代宣布587Ah電芯於4月投產。當前儲能行業處於二代向三代電芯過渡期,二代容量為314Ah,兩大陣營分化明...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來或需更少員工完成計算機可處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術轉型,一些工作將因自動化而用人減少,但也會有新工作產生。東方IC儘管人工智能會消除部分職位需求,賈西稱亞馬遜仍會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招聘更多員工。不過,本月早...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相信這幾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這款車發布後開啟預定,打開預定通道後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個數據,3分鐘大定超20萬台。沒過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個更炸裂的數據,小米YU7在1小時內,大定已突破289000萬台。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 天天要聞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珠海格力集團官網更新信息顯示,鄒暉已正式出任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鄒暉於1982年生,本科學歷。鄒暉曾擔任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後轉任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此次調整後,格力集團領導班子為:鄒暉擔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軼任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吳...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器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 天天要聞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器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圖片系AI生成【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國內資訊北京經信局:北京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全國佔比35%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