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之夢》:如果我們不再重逢

2024年06月27日06:00:12 科技 4928

《機器人之夢》:如果我們不再重逢 - 天天要聞

電影《機器人動畫》中的兩位主人公,小狗和機器人。資料圖

很難解釋看完《機器人之夢》結局時那種要躲開旁人哭一會兒的情緒涌動。

這部動畫作品沒有對白,但幾乎感覺不到語言的缺位,僅用神情和動作就傳達了豐富多變的情感。主人公是一隻生活在紐約的孤獨小狗,它購買了一隻陪伴機器人,它們很快過着形影不離的快樂生活,卻在一次意外中失散。

這樣的設定容易讓人聯想起“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式的科幻故事,原本冰冷的機器生長出自我意識和類似人類的情感;或是2013年的電影《她》,主人公生活在疏離的現代社會,和語音人工智能產生了真正的依戀,最終卻留下更絕望的孤獨感。

這一類故事常常通過機器人來反躬自省人類自身的情感,試探人機的邊界,引發對人類意識和情感獨特性的思索。

機器人和狗的故事顯然沒打算拘泥於這些邊界,畢竟片中的角色沒有一個是人,觀眾也許上一秒還在品味着機器人情感的養成系過程,下一秒又恍然想起,其他主人公也只是動物而已。在那個世界裡,連雪人都活生生地行動着。這種超脫了物種邊界的自由感,讓整個影片攜帶着一種天真的氣質。

天真只是這部影片的一面,憂鬱的暗面很快就出現了。意外發生在一次海邊之旅,機器人浸水故障後,無法離開沙灘,而沙灘剛好將關閉至來年夏天。小狗用盡方法想救機器人離開,一度因擅闖海灘被逮捕,最後只能在冰箱上貼好日期,等到海灘重開時再去接它。

秋盡春來,漫長的等待中,癱在海邊的機器人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它夢到自己恢復如初,穿過紐約的街道,找回了小狗家,還沒按下門鈴,現實把它敲醒,幾隻途經的兔子卸下了它的腿。第二個夢,它找到了小狗,卻發現對方身邊有另一隻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它已經被取代了。第三個夢,機器人在美麗的花叢中舞蹈,花叢化成小狗的模樣,然而曼哈頓的天際線如巨幕倒塌,只剩下冰雪中絕望的現實。

三場夢境,象徵著機器人從滿懷希望到徹底破碎的心路歷程。

現實中,機器人被肢解回收,廢棄在垃圾場,一隻好心的浣熊路過,一眼看中了特別的它。擅長機械維修的浣熊用拼拼湊湊的零部件,還原出一隻新的機器人,肚子是用一隻舊音箱改造的,它在歡快的音樂中重獲新生。

《機器人之夢》:如果我們不再重逢 - 天天要聞

片中重生的機器人(右)。資料圖

另一邊,小狗度過了很長時間形單影隻的生活,逼自己走出家門,結交新朋友,當海灘重開徹底找不到機器人後,它終於買下了一隻新機器人。

走散之後,這是兩個各自成長的故事。或許我們都曾是機器人,像一個稚嫩的孩子,慢慢懂得人世間美好又殘酷,天真懵懂的時候幾乎被生活擊碎,最終拼湊成了更成熟的自己。當然,我們更能共情小狗的孤獨,痛失了珍貴的情誼後,害怕進入新的關係,最後鼓足勇氣,才能和世界再次擁抱。

“反覆夢見的人,還會重逢嗎?”這是《機器人之夢》在國內院線公映時海報上的宣傳語。

故事講到這裡,機器人和小狗的重逢能帶來多少寬慰啊。那天,重生後的機器人在窗邊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小狗牽着新夥伴經過,記憶一幕幕回到了它的腦海。

機器人飛奔下樓,衝出馬路,追上了等紅燈的小狗,拍了拍它的肩。它們熱淚盈眶地重逢了,然而很快撞上了新機器人傷心的眼神,還有跟來的浣熊。機器人被拉回現實——重逢的這一幕不曾發生,它始終站在窗邊,沒有出去。

最後的最後,機器人摁下胸前的音箱,響起了從前和小狗經常共舞的一曲《september》(《九月》)。在分割成兩半的畫面中,機器人和小狗在各自的時空,協作完成了這支舞。這個想象的畫面,是影片給我們唯一的安慰。

《機器人之夢》:如果我們不再重逢 - 天天要聞

片中機器人想象與小狗重逢的情景。資料圖

很多觀眾埋怨小狗不夠努力,他們提議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無法接受就這樣把機器人獨自丟下。也有人責怪,機器人沒能奪門而出是一種懦弱。

不難想象人們看完結局後的深深失落。那種遺憾實在太痛,難免希望有人能對此負責。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漫畫,原作者薩拉·瓦倫是一位美國繪本小說家,她曾說,創作這個故事時,她剛剛安樂死了自己的寵物狗violet,這可能潛意識裡對情節產生了影響。

不是所有分離都有重逢的機會。這大概就是這個不完美結局的意義:如果每個人都用盡了全力,分離仍會發生,故事仍然充滿遺憾,該怎麼辦?

你只好把你的全力,轉移到怎樣讓生活繼續上:如何撿起那些碎片,如何走出那個家門,如何拿出投入新關係的勇氣,如何再次感受到美好。缺憾的確發生了,但只要生活繼續,就擁有再次圓滿的機會。

因為人恰恰是在分離中成長的。

人類最初對分離的感受來自母嬰分化,出生後,第一次擁有了獨立的身體。而真正獨立的自我意識還要在接下來的幾年慢慢習得。精神動力學中有“客體恆常性”的概念,指的是人在兩三歲時獲得的一種認知,明白在某些情況下,即使看不見自己的照料者,他們依然是存在的,擁有對客體的恆定感受。

這就像一種預示,等我們長大後,這種或完整或殘缺的感受就被移植到其他重要的關係中。即便重要的人離開了生命,能意識到愛不會消失,我們的自我也仍然完整,本身就是成長的標誌。這個過程殊為不易,也許很多人一生都學不會。

不過生活的殘忍就在於,它會讓你一次次地學。

在《機器人之夢》里,小狗不再讓新機器人碰水,更懂得保護它了。而有心的觀眾也發現,早在機器人還和小狗在一起時,就曾在一個地鐵站門口偶遇過浣熊,那不到一秒的驚鴻一瞥,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伏筆。

人在關係中相互治癒,又在分離中各自成長。

《機器人之夢》:如果我們不再重逢 - 天天要聞

片中的孤獨小狗。資料圖

這部電影於2023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展映,後來提名了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導演巴勃羅·貝格爾是西班牙人,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直生活在紐約,他刻意將影片背景設定在那個年代的曼哈頓,貫穿始終的《september》是當時紅遍歐美的迪斯科金曲。

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是:“do you remember?(你還記得嗎?)”貝格爾說,這句話就是電影的主題。他想講的是,失去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後,是記憶幫助人們克服傷痛。

“機器人和狗永遠擁有紐約,他們也永遠擁有《september》。”

這是一種安慰的說辭嗎?當然。但是請不要拒絕安慰,這是為數不多我們能一直擁有的東西了。

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

責編 劉悠翔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驚喜不斷:AMD 銳龍 9000X3D 系列處理器被曝將全面支持超頻 - 天天要聞

驚喜不斷:AMD 銳龍 9000X3D 系列處理器被曝將全面支持超頻

IT之家 6 月 29 日消息,AMD 近兩代推出的銳龍 X3D 處理器被視為市面上最佳遊戲處理器之一,在大部分網遊中都能有着接近甚至遠超旗艦 CPU 的性能,但這兩代 X3D 處理器都不支持官方超頻。Wccftech 報道稱,AMD Ryzen 9000X3D CPU 可提供全面的超頻支持,這也是 AMD 銳龍 X3D 芯片首次支持官方超頻。AMD 最初在
今年信創國產化替代迎來發力階段 誠邁科技副總裁:國內信創產業生態圈仍要解決規模效應的痛點 - 天天要聞

今年信創國產化替代迎來發力階段 誠邁科技副總裁:國內信創產業生態圈仍要解決規模效應的痛點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楊夏隨着中國信創產業的蓬勃發展,自主創新和國產化替代的趨勢也在悄然興起。2027年作為信創產業的關鍵節點,預示着一個更加完善和強大的信息化標準體系即將形成。在這一背景下,國內信創產業的四大支柱——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應用軟件和信息安全,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6月...
藍黛科技轉型再審視:日益“貧血”成效甚微,新能源募投項目延期1年 - 天天要聞

藍黛科技轉型再審視:日益“貧血”成效甚微,新能源募投項目延期1年

圖片系AI生成6月29日,藍黛科技(002765.SZ)披露募投延期公告,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全票通過《關於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的議案》,將“新能源汽車高精密傳動齒輪及電機軸製造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由2024年6月30日調整至2025年6月30日。該項目在2022年6月的公司6億定增中上馬,系藍黛科技兩大新能源汽車定增項目...
【新機】7.2發 OPPOA3上架 高端旗艦同款設計 顏值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新機】7.2發 OPPOA3上架 高端旗艦同款設計 顏值出乎意料?

近日OPPO宣布將於7月2日14:30發布「OPPO A3直屏版」,本以為就是一款平平無奇的千元機,沒想到實物顏值還可以🤔如上圖所見,上手實拍這款新機,可以看到屏幕沒有塑料支架、中框微曲處理,感覺正面觀感顏值還不錯,整體有旗艦機的設計風格。
小米15Ultra下足血本,才有如此炸裂的外觀! - 天天要聞

小米15Ultra下足血本,才有如此炸裂的外觀!

要說哪個國產手機更捨得下血本,那肯定是小米。當年第一代小米憑藉1999的價格轟動一時,要知道那時候國外智能手機售價四五千,但第一代小米是千元機的價格,卻搭載旗艦級的配置,確實很炸裂了。而如今小米已經在高端旗艦級市場站穩腳跟,各方面的升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