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謂是迅猛發展,無論是銷量與技術均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體驗與口碑更是得到了全球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根據前不久知名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將會達到22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位於全球第一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中國製造乃至中國智造的新名片。

無獨有偶,近日又有一國有意購買中國新能源汽車,12月23日,德國媒體德國之聲發布了一篇名為“奧地利想買中國車 是福是禍”的報道,該報道表示奧地利有意採購中國廠商比亞迪生產的電動車作為公務用車,不過該事件引起了一定的爭議,奧利地兩大媒體《新聞報》和《標準報》圍繞着該不該買中國新能源汽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說句實在話,筆者剛看到這篇報道時也是啼笑皆非,奧地利有意購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與成本上擁有着明顯的優勢,花更少的錢買更高質里的產品何樂而不為呢?拿較為有代表性的比亞迪來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之一,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里與領先的技術,比亞迪汽車已覆蓋了19個歐洲國家,並屢獲大獎。

早在今年年初,德國之聲便評測了比亞迪ATTO3(國內的元Pus)這款車,對其產品力給出了好評,而在今年10月,比亞迪連續在歐洲斬獲6項大獎,包括英國News UK、法國知名汽車雜誌AUTO MOTO,歐洲權威媒體評審團Auto Best均對比亞迪產品有高度評價,可以說中國漸能源汽車已然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一路高歌!正在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回望過去,曾幾何時中國汽車品牌還是落後的代名詞,如今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領先於全球,從模仿到創新,從落後到趕超,中國汽車品牌付出了太多太多,筆者也相信,在技術與成本的雙重優勢下,以十年為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將會創造更大的輝煌,小夥伴們,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