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合資品牌有多麼難過,想必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不管是不是因為中國品牌藉助新能源轉型的力量,將市場前行的方向直接扭了180度,還是當前的年輕消費者已經對合資車企的品牌光環失去了興趣,一切都在對外顯現出了市場天平開始向中國汽車傾斜的端倪。
但是,回顧過去的幾個月,你會發現,腹背受敵的合資車企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堪一擊。慢慢恢復元氣的同時,不斷加速邁向電動化的節奏,怎麼說也算是很好地在回應外界的質疑。

好比,近日發布銷量公告的本田(中國),整個本田品牌在過去的10月份,在中國市場共計售出了13,0424輛新車,同比增長了22.9%之餘,也使得該月成了2023年內銷量最好的一個月。
而細化到旗下兩個合資公司,哪怕是廣汽本田,僅據廣汽集團方面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其10月的銷量也達到了63,512輛,幾乎和去年同期持平。
具體到車型上,皓影、奧德賽、雅閣等核心車型都做出了彌足貢獻。尤其是全新雅閣,其在10月就售出了17,789輛新車,不僅再次成為中高級轎車市場上一個繞不過去的選擇,也為整個合資品牌陣營做出了新的表率。
其實,雅閣之於本田的意義是不用多說的,就像帕薩特之於大眾、凱美瑞之於豐田,它就是本田汽車用以決定自身品牌高度的關鍵所在,更是其為整個中高級轎車市場樹立全新標準的籌碼。

也許在行業內,相比同為日系品牌的豐田、日產之流,本田總是有着“技術偏執狂”的深刻標籤。但自從消費者對待中高級轎車的態度開始變得曖昧,年輕主義開始抬頭,本田對待雅閣的開發早已不再局限於技術版塊。
換句話說,在這個細分市場里,需要一個能保持住原有底色的老將,實則更需要一個能改變固有邏輯、願重構未來的推動者。
而多年來,當90後購車人群在第雅閣車主中的佔比已經過半時,從本田對雅閣的每一次革新上,我們的確能看到一個屬於能策動消費趨勢、能建立全新市場環境的行業範本。對於這一點,如今煥然一新的全新改款雅閣,更是深諳其道。
既然,雅閣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始終靠的是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從而以超越期待的實力來贏得消費者信賴。那麼,當市場進入智能化時代,我相信,走在時代之先的全新雅閣,可以以“智動、智座、智駕”三智科技,再次展現標杆級的智能科技實力。

在這個輿論被頭部新能源車企集體淹沒的年代,總有人會說,像雅閣這樣的傳統B級車很快會失去光環。面對越來越多所謂的智能電動車沖入20萬級的汽車市場,要想保住原來的市場份額太難了。
但是,只要你足夠理性,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問題,會發現,擁有2500萬輛以上年銷規模的中國車市,遠不是那些手握輿論熱搜之人所想的那樣。
像廣汽本田這樣的合資品牌,之所以可以在中國度過數次市場更迭和消費變遷,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它們有着比投機主義者更強大的體系力和產品矩陣。
現在,第十一代雅閣在經過幾個月的市場調整後重新回到它該有的位置,顯然不是由過火的營銷助力得來。在所有潛在用戶的認知體系中,雅閣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和產品穩定性,遠遠高於無腦式宣傳所帶來的效力。

況且,在J.D. Power公布的2023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風雲榜中,雅閣交出了三年保值率60.09%的優異成績,拿下細分市場冠軍;同時,2022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雅閣也獲得了B級車第一。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雅閣歷年的保值率成績均優於同級別的其他競品車型,這樣的品牌價值深度,是可以讓消費者在購車時感到安心的。
是的,距離2023年結束僅僅剩下不到兩個月了,對於廣汽本田,對於雅閣來說,這場事關未來的生死戰即將畫上一個句號。但從銷量上去看,不管此前過得怎樣,藉著雅閣這次復蘇的勁兒,廣汽本田可以為新一輪的市場暗戰鋪墊下基礎。
明年,不出意外,上演於中國車市的新能源車大戰仍會繼續下去,倘若廣汽本田能在收官之時維持住自己的用戶基盤,相信再多的質疑都是不堪一擊的。而我們也要切記,市場永遠是理性的,一款基於用戶需求出發、讓用戶放心的高品質、高可靠產品才是真正的剛需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