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業應該關注的10種AI攻擊類型

2023年06月24日21:37:03 科技 1712

2023年,熱度很高的一個話題莫不是生成式AI和chat GPT了。但是,人工智能(AI)技術的應用安全威脅都已經開始顯現。安全研究人員表示,在AI技術快速應用發展過程中,其安全性也面臨諸多挑戰。為了防範AI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安全風險,企業需要打贏一場“雙線戰爭”,不僅需要能夠阻止對抗性AI攻擊對已部署的AI模型所構成的威脅,而且還要面對攻擊者利用AI技術發起各種類型的新攻擊。

10種AI攻擊類型

1、AI投毒攻擊

攻擊者可以操縱(毒化)AI模型的一小部分輸入數據,以破壞其訓練數據集和準確性。最常見的投毒形式是後門投毒,即使極少一部分訓練數據受到影響。在很長時間裡,AI模型仍然可以繼續給出高度準確的結果,直到它在接觸特定的觸發器時被“激活”而功能失靈。“AI模型投毒”會嚴重威脅到AI應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接受風險和安全研究人員的嚴格審查,以探索反饋循環和AI偏見等問題如何使AI輸出不可靠。

2、武器化的AI模型據

AI技術的研究與創新需要高度的團隊協作和迭代開發,因此會涉及大量的共享,包括數據共享和模型共享,這可能會給AI供應鏈帶來重大風險。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了一種AI攻擊的新模式,攻擊者首先劫持了公共代碼庫上的合法AI模型,再將惡意代碼嵌入到這些預訓練的AI模型中,對其進行惡意製作,一旦用戶重新加載了這些被修改的AI模型,攻擊者就可以實施勒索攻擊等非法活動。

3、數據隱私攻擊

圍繞AI的一些最大風險實際上是數據安全和數據隱私威脅。如果AI模型沒有建立足夠的隱私措施,攻擊者就有可能破壞用於訓練這些模型數據的機密性。對於個人來說,了解企業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功能及其對數據的影響將變得非常重要。同樣地,攻擊者可能會試圖使用惡意軟件竊取包含信用卡號碼或社會安全號碼等個人信息的敏感數據集。企業組織必須定期進行安全審計,並在人工智能開發的所有階段實施強有力的數據保護實踐。隱私風險可能發生在數據生命周期的任何階段,因此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制定統一的隱私安全策略非常重要。

4、模型竊取攻擊

攻擊者從AI技術的應用部署中竊取的不僅僅是數據,還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攻擊手段破解AI模型的運行原理。當然,攻擊者可能採取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過網絡釣魚或密碼攻擊侵入源代碼存儲庫,直接竊取AI模型的實現代碼。此外,研究人員也探索了可能被攻擊者使用的AI模型提取攻擊,在這種攻擊方式中,攻擊者會通過反覆測試模型的輸入和輸出,來觀察模型的反應,並總結AI模型的數據分析行為和處理方式。

5、海綿攻擊

在不久前舉辦的RSAC大會上,特別討論了未來幾年企業組織要重點關注的AI風險和彈性問題。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名為“海綿攻擊”(Sponge Attack)的新型AI攻擊。在這種攻擊類型中,攻擊者可以通過特別製作的惡意數據輸入來耗盡AI模型的計算資源,從而對AI模型實施拒絕服務(DoS)攻擊。攻擊者會首先在神經網絡中獲取AI模型的運行參數,然後利用這些參數讓模型進行大量的計算,直至使AI系統癱瘓。

6、提示注入

在軟件開發者領域,有一句格言是“永遠不要相信用戶輸入”。否則的話,可能會引發SQL注入和跨站點腳本等攻擊。隨着生成式AI的盛行,組織也將不得不擔心提示注入問題。提示注入是指在生成式AI中使用惡意製作的輸入,以誘導出不正確、不準確甚至具有破壞性的模型反應。當開發人員將ChatGPT和其他大型語言模型(LLM)整合到他們的應用程序中時,這些惡意的提示就會被AI模型處理,並觸發一些不安全的行為動作,比如向網站發布欺詐內容,或者製作可能包含非法的或煽動性信息的電子郵件。

7、逃逸攻擊

逃逸攻擊(Evasion attack)是目前最典型的對抗性AI攻擊之一,攻擊者會在不改變目標機器學習系統的情況下,通過構造特定輸入樣本以完成欺騙目標系統的攻擊。例如,攻擊者可以修改一個惡意軟件樣本的非關鍵特徵,使得它被一個反病毒系統判定為良性樣本,從而繞過檢測。攻擊者為實施逃逸攻擊而特意構造的樣本通常被稱為“對抗樣本”。只要一個AI模型在判別機制方面存在不足,攻擊者就有可能構造對抗樣本用以欺騙AI模型。

8、AI生成的網絡釣魚

惡意行為者不僅會繼續探索AI的缺陷,同時也在利用AI技術來提升現有攻擊手段的有效性。研究人員發現,攻擊者大量使用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技術來自動創建網絡釣魚電子郵件。研究數據顯示,自從ChatGPT正式發布以來,網絡釣魚攻擊的數量和成功率都有所增加。這一攻擊方式已被網絡安全研究與培訓機構SANS列為“2023年最危險的5大網絡攻擊”。

9、Deepfake BEC騙局

ChatGPT的橫空出世,將深度偽造攻擊威脅從理論研究轉變到實際攻擊中。儘管模仿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欺詐行為目前還並不常見,但它們已被真實的應用到BEC欺詐中。組織應該努力提高安全意識,幫助所有員工了解語音和視頻等AI生成的數字化內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和真實,這會使得冒充CEO或其他高管變得非常容易,加劇了本已在增長的BEC威脅。

10、AI生成的惡意軟件

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今天的攻擊者開始越來越多地依靠生成式AI能來幫助他們製作惡意軟件,並快速發現目標系統中的漏洞,從而加速和擴大攻擊規模,甚至比他們使用其他自動化技術所做的還要多。這也是SANS列舉的“2023年最危險的5大網絡攻擊”中的另一大威脅。在RSAC 2023大會上,SANS漏洞研究人員Steven Sims展示了即使是非專業性的犯罪分子也開始嘗試利用ChatGPT生成勒索軟件代碼,並已經在特定代碼段中發現了由ChatGPT自動生成的零日漏洞。

2023年企業應該關注的10種AI攻擊類型 - 天天要聞

齊魯物聯網測試中心擁有CNAS測試測評等資質,是國際承認的第三方權威測試測評單位。出具的測試測評報告可用於首版次等政策類產品認證、項目驗收測試、公司軟件產品退稅項目競標加分、高企申報加分、雙軟認證加分、高校創新創業類大賽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提高獲獎率、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強化客戶對企業產品的信任度、可提供軟件隱私合規檢測報告。專業實驗室專業服務,更放心。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王化:“傳小米與徠卡終止合作”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小米王化:“傳小米與徠卡終止合作”系謠言

今日有傳聞稱,小米與徠卡的合作關係即將結束。對此,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回應稱:“上次是2023年6月1日,番茄發了個微博說小米14就是最後一代了。我轉發了文案搭配的是“這就胡說了”,這次居然進階了,來了個據報道,還有作者……我的回復也需要進階,請大家笑納:這還是胡說。”...
微信重大更新! - 天天要聞

微信重大更新!

7月4日,騰訊宣布微信重大更新——優化聊天記錄備份。據了解,優化後,用戶可以將手機聊天記錄備份至外部存儲設備。聊天記錄還可以選擇“自動備份”。
混動轎車終局首選,“智能電混四驅轎車”領克10 EM-P全球首秀 - 天天要聞

混動轎車終局首選,“智能電混四驅轎車”領克10 EM-P全球首秀

在新能源市場“價格戰”白熱化的當下,領克只卷價值,卷技術,卷產品。在此背景下,領克首款中大型豪華運動轎車——領克10 EM-P迎來首秀亮相。新車定位“智能電混四驅轎車”,標配四驅和激光雷達,首次將高端配置一同下放至20萬級主流汽車市場。這種“頂配變標配”的平權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車矩陣,全面ALL IN電動化賽道 - 天天要聞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車矩陣,全面ALL IN電動化賽道

6月30日,擁有百年底蘊的MG品牌,正式宣布全面 All in 新能源。背靠上汽集團雄厚的技術實力,規劃未來 2 年推出 13 款全新新能源車型,產品矩陣覆蓋純電、插混、增程三種動力形式,轎車、SUV、跑車、獵裝車四大車身類型,這場轉型不僅是動力革新,更是百年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 天天要聞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新華社貴陽7月6日電 題: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新華社記者周宣妮 “很期待看到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如何從貴州工廠走向歐洲乃至世界,未來也許像我一樣不會開車的人也能在AI輔助下安全駕駛。”來自塞浦路斯的巴黎政治大學學生費奧多爾·德米特連科在貴州試乘無人駕駛巴士時如此感慨。 2日至7日,在貴州的青山綠水...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軍向首批車主交車,並親手開車門 - 天天要聞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軍向首批車主交車,並親手開車門

7月6日,小米YU7正式開啟全國交付,覆蓋全國58個城市。雷軍發文表示:今天下午,小米YU7正式交付首批車主。希望這台車,陪伴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你和你們,解鎖更多美好體驗。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有多位網友發布視頻和照片,今日雷軍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親手給首批YU7車主交付新車,並為他們開車門。6月26日19:00,小米首款SU...
19.58萬元起售,小鵬G7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19.58萬元起售,小鵬G7正式上市

2025年7月3日,小鵬G7正式上市,這次一共3個版本602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Ultra,售價分別為19.58萬元、20.58萬元和22.58萬元。定位中型純電SUV,主打家庭定位的5座車型,這次小鵬G7還給出了哪些亮眼的科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