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人都瞧不起星鏈,認為只是以量取勝,沒什麼技術含量,報廢率又高,就是一個笑話。但現在,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少了,星鏈的作用正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尤其是衛星互聯網概念開始逐漸深入人心之後,星鏈也就愈發高大上起來。
星鏈仍然在不斷擴張,對我們也形成了挑戰。我們必須加快步伐,打造國產星鏈,來保護互聯網星座市場的安全。好消息是,星鏈的發展遇到了新的困境,但壞消息是,這一困境只是暫時的,未來的挑戰或將更加嚴峻!
星鏈遇到了新的“打擊”
根據全球網絡測試機構Ookla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下載速率還能保持在90.55Mbps的美星鏈用戶,到第二季度時,下載速率已經下跌31%,只有62.53Mbps了。除了美以外,星鏈在歐洲的下載速率也跌了不少。
網速為什麼會下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使用用戶增多了。眾所周知,無論什麼網絡,流量通道都是有限量的,一旦使用人群過多,或者過於密集,就會造成網絡卡頓。這也是為什麼4G和5G基站要建造那麼多的主要原因。
目前,Space X星鏈的最新用戶數據是在5月份時突破了40萬用戶。如今小半年過去,星鏈的用戶應該又有了不小的增長,但是也不會增長太多。
也就是說,百萬級別內的用戶量,星鏈的網速就已經開始掉鏈子,未來星鏈想要普及到全球,讓用戶增長到千萬級,億級,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星鏈的網速也隨着人群的密集度而改變。使用人群越密集,網速也就越慢,使用人群越分散,網速也隨之提高。除此之外,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在影響星鏈網速。
很多人關心,星鏈的網速在國內又會如何。目前來說,星鏈的網速距離國內的寬帶網速還要差了不少。Ookla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固定寬帶下行速率高達178.93Mbps,基於強大的基建實力,以星鏈為首的互聯網星座想要取代傳統網絡,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危機已經“隨之而至”
雖然星鏈因為網速掉鏈子的問題,短時間內會面臨擴大市場的困難。但這也逼迫Space X加快布局,發射更多的星鏈衛星上去。
這意味着更多的軌道資源將被佔用,與此同時,更多的市場也將被星鏈所佔據。這將至少對我們形成兩大危機。一是軌道資源危機,這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眾所周知,低軌軌道資源是有限的,星鏈一家就想把三分之二的資源都給佔了。
星鏈肯定要加速搶佔資源,如果我們動作慢了,只能撿別人剩下的不怎麼好的軌道資源。最差的情況是,可能資源軌道都不夠我們用!
第二個危機是市場。衛星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增量市場,星鏈把握住先機,走在了前面。如果我們跟不上,很有可能等我們有了自己的互聯網星座之外,海外已經是星鏈的天下了。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將在這一領域再一次落後。
利潤是小,格局是大,難道我們要活在一個被星鏈包圍的世界嗎?
帶給我們的反思
在互聯網星座這一領域,必須要承認,我們已經開始落後。但我們更要反思的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跟隨者,而不是引領潮流者?或許是時候增強科技創新力了,這可能比追趕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