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能源汽車在生活中越來越普及,與之配套的充電樁也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截止到目前,全國充電樁保有量已達300萬台,而充電樁的分類很多人卻並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關於充電樁的那些事。
眾所周知,充電樁的定義為給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設備,可以理解為電動汽車的“充電寶”,而一般則分為私人充電樁和公用充電樁兩類。私人充電樁就是由車主自己購買充電樁安裝在自家車位里,不對外使用的;而公共充電樁則是由企業或者機構運營的室外大型收費充電樁集群,也稱之為充電站,多數面向的是營運類新能源汽車。
01
充電樁模型
充電樁模型的分類主要為兩種,即壁掛式和立式充電樁。壁掛式充電樁多用於個人安裝使用,放置在小區停車位或車庫,一樁一槍。
而立式充電樁就類似於加油站里加油機一樣,主要用於服務區,市區等戶外場地。一般立式充電樁的充電功率也會比壁掛式更強,充電時間也越短,滿足營運類車輛需求。
02
充電樁類型
對於充電樁而言,又分為直流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交流充電樁功率較低,也就是常說得慢充,一般適用於私人充電樁,而直流充電樁又稱為快充,功率較高,充電時間較短,是營運車輛的首選。
目前,私人用的交流充電樁存在安裝難,充電慢等問題,很多新能源車主購買隨車配套的充電樁後,因為車位、物業等問題無法安裝在自家車位里,涉及到的情況也較為複雜,使用率偏低。而有些新小區因為充電車位比例問題,隨意安裝了幾台充電樁,根本無法使用。
而直流充電樁更多的是由企業和機構運營,布局在城市中的各個充電站點,以供電動汽車充電。但是,現有的公共充電樁同樣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布局不合理,前期大規模鋪設導致的利用率較低,不少的壞樁、“殭屍樁”無法使用,都是各大運營商面臨的難題。
03
充電樁市場
說到充電樁市場,本來應該與新能源汽車一樣展現出蓬勃生機的一面,卻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顯得不那麼盡如人意。充電樁產業屬於“新基建”七大板塊之一,而同屬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等早就成為“當紅炸子雞”產業。
對於運營商來說,單一的盈利模式依靠僅有的服務費始終是杯水車薪,而怎樣提高增值服務是企業首要面對的問題。以安徽片區翔孚快享充為例,依託翔孚石化集團,積極布局安徽市場,完善配套設施,力爭安徽片區的一席之地。
而上游的設備製造商同樣也是百花齊放,不僅有傳統設備製造商,互聯網企業進軍的情況同樣存在,華為、小米就是新勢力的典型代表,而緊隨其後的更有格力電器,美的等跨界製造商的參與。
04
小結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逐年遞增,充電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充電樁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將來充電樁會隨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而不斷增加,充電樁服務商也會為大眾提供智能、快捷的充電樁服務,滿足眾多新能源車主對充電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