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2021年03月10日16:39:02 科技 1036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一個巨頭跌倒背後,有很多可以反思。
正解局原創


商業苦長,商戰不息。


商場爭奪,往往看起來悄無聲息,但等回過神來,卻已經從山巔跌落到深淵。


在我們印象里,秦朝滅亡好像是一瞬間,其實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劉邦攻佔咸陽,只耗時2年。


但在商場,從行業NO.1到負債纍纍,垂死掙扎需要多久?


答案是,連1年都不用。


今天,就來講這樣一個殘酷的商業案例。


故事的主角是:


凱立德導航。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問90後和00後,可能10個人沒有1個人知道凱立德導航。


但當年的凱立德導航,比百度高德導航可牛氣多了。


中國家庭汽車擁有量早已經超過2億輛。


但實際,汽車大規模進入中國普通家庭還是在2000年之後。先前,汽車基本都是各種公車。


當年,在最高級別的政策文件里,第一次提出要鼓勵轎車進入家庭。後來又有文件提出來,在10年內實現當年汽車銷售的70%為私人購買。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在家用汽車爆炸式增長的同時,就很自然帶來一個剛性需求:導航。


2006年,中國全年新、改建公路里程3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60公里。


中國城市建設速度太快,道路一個月一變樣也不奇怪。


現在,大家熟悉汽車導航市場基本是BAT三分天下:高德地圖阿里旗下)、百度地圖、騰訊地圖。


但實際上,中國汽車導航市場最早的玩家卻是凱立德。


凱立德創辦於1997年,很快就進軍地圖導航領域。


它的創始人張文星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曾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有這樣技術背景出身的創始人帶領,凱立德開始也是順風順水。


凱立德率先研發成功擁有知識產權的導航引擎,又在2000年着手導航地圖研發。


隨後,凱立德更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民營企業。


接着,凱立德又發布了全國第一張“全覆蓋”導航地圖。


說凱立德是國內汽車導航鼻祖,也一點不為過。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可以說,趕上了中國汽車導航的風口,凱立德自然是如魚得水。


2006年,凱立德就獲得軟銀賽富、滙豐1000多萬美元投資。


2013年,凱立德在後裝車載導航中,佔據了71.1%的市場份額。


2014年,在中國車載導航領域,凱立德砍下56.6%的市場份額。


這時的四維圖新、高德地圖還只佔16.1%、8.1%。


凱立德也被叫作“國內車聯網產業第一股”。


有網友就回憶,曾經的汽車就只有凱立德導航。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當時,凱立德有多火爆,看下面的文章標題就可見一斑。


有無數家軟件來盜版、冒充凱立德。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在資本市場,凱立德也大受追捧。先後拿到小米、中國平安的投資,累計融資超3億元。


站在風口,又先人一步,本以為可以扶搖直上。


但誰承想,凱立德凈利潤一下從2014年賺5000萬,到2015年變成虧損1600萬。


2016年,虧損進一步超過1億。


股價也從22塊,下跌到1塊6。


小米、平安、達晨創投等很多知名投資機構也吃了大虧,其中雷軍小米投資4年,虧損高達58%。


直到2019年6月26日,凱立德徹底退市。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但現實中,凱立德之敗,卻是有明顯的邏輯可循的。


其一,凱立德逐漸開始不再那麼重視自己的看家本領。


凱立德原本是靠技術發家。


但是,在2005年後,凱立德面臨越來越多的訴訟,大多都是同行告凱立德侵犯電子地圖著作權問題。


關鍵是,大部分案件凱立德都是敗訴。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2008年4月,全國第一例電子地圖侵權案中,凱立德被判在《中國測繪報》登報向長地萬方公司致歉,並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


當一個技術立業的企業,技術都經不起考驗,那麼,危機也就不遠了。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其二,凱立德始終不願意放棄最容易、看似最穩當的那部分收益。


和現在導航免費,甚至還做活動讓你用不同,凱立德導航是收費的。


因為路網信息變化快,所以路網信息也要升級,凱立德一年升級四次。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凱立德升級的方式簡直不可思議:


要把導航卡拿出來通過電腦升級,或去4S店,或去凱立德授權網點。


關鍵是還要收費!


比如,2014年“家園版”每個月要15塊錢!


而那時,導航巨頭間的免費戰爭已經打響了1年。


早在2013年8月,高德就宣布原價50元的手機APP導航免費使用。


不到24個小時,百度馬上跟進,宣布百度導航免費使用。


而凱立德直到2016年1月才開始免費使用。


這時候,汽車導航市場早已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2016年時,有統計數據顯示,凱立德8個安卓市場的總下載量是9600多萬次,但百度、高德已經分別高達近50億次、25.5億次。


凱立德市場份額已經被壓縮到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張文星後來回憶說:“高德和百度大戰的時候,凱立德應該一起打,當時準備創業板IPO,很多東西都沒去準備,只能眼睜睜看着它們兩家打。”


在互聯網時代,老大、老二打架,死掉的經常是老三。


但是這次老二、老三打架,卻把老大打死了。


這是很少見的。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就像張文星說的,凱立德當時把精力集中在上市上。


其三,可能就要歸咎於凱立德當時急於搞錢的心態。


本來凱立德可以在創業板上市,但是因為接連吃到官司,所以,上市碰壁。


所以只能轉向新三板,最後也如願在新三板掛牌。


凱立德也的確曾受到過追捧,到2015年,其市值曾經高達25.53億元。


大資本也早就開始布局。


2013年,百度收購場地萬方,並且把數據接入百度地圖。


同年,阿里2.94億美元戰略投資高德,隨後又進行全資收購。


2014年,騰訊成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


當發現危機,那就意味着半隻腳已經邁進深淵。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地圖甲級測繪資質供應商也不再那麼稀缺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百度高德大戰後,凱立德已經被徹底邊緣化。


但就是這樣,凱立德仍然沒有醒悟。


業績連年巨虧,客戶嚴重流失。


2016年7月,山東企業興民智通願意以16億的價格收購凱立德。


凱立德2015年營收同比下降8%、虧損1500萬,16億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價格。


但是,凱立德還是高看了自己一眼,不願意“賣身”。


但形勢越來越差,2016年員工流失高達35%,其中技術人員減少了近40%。


在2017年1月13—17日,凱立德股價暴跌44.79%,總市值也萎縮到4億多。


本來凱立德還有一線生機:


2018年12月,寧波健雄曾給出6.5億元估值準備進行回購,但是最終還是被凱立德股東大會否決。


最後一線機會,也被放棄。


僅僅過了不到半年,再談收購,凱立德的“價錢”又被大砍一刀。


當時,就有投資者說,純財務型投資為何要選擇凱立德,這家公司還能掀起什麼浪?


曾經,凱立德擁有1500萬用戶,而現在,凱立德導航升級的官微上,只剩下區區1000多個粉絲。


雷軍踩雷虧58%:比百度高德厲害的導航公司,卻3步“自殺”? - 天天要聞


高傲又不識時務的凱立德,就這樣走向深淵。


關於凱立德的敗落,你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