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美艷少女不幸遭遇戰禍,卻不想因禍得福嫁好人家

明朝萬曆年間,山西太原府有位姓杜的郎中,人稱杜明。杜明年輕時考中進士,官居知縣,因政績卓著,晚年被召入京城任職,官至郎中。

杜明有個漂亮聰明的女兒,名叫杜香。杜香從小就明艷動人,舉止高雅。她喜歡吟詩作畫,並拜師學琴棋書畫,頗有些才華。

每當杜香撥動古琴,飄揚的音符彷彿能讓人心醉;當她揮毫作畫時,墨韻生輝,讓人頓然開悟。杜香不僅才藝出眾,還積极參与家中的針線活計,對僕人也很和藹可親。杜明非常疼愛女兒,誓要讓她嫁給一個好人家。

杜香十八歲那年,杜明替女兒說定了親事,對象是本地一位富商的公子——王繼新。王繼新不僅家境富裕,還是太原府主簿,深得知府欣賞。杜明為女兒挑選了這樣一個門當戶對的好夫婿,自是喜形於色。

杜香對這門親事並不抗拒:“父親的安排,兒女應當遵從。只要對方不是個糟糕的人,我就心甘情願嫁過去。“

婚禮那天,杜香穿上紅彤彤的嫁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繼新也笑得合不攏嘴,高興地牽着新娘的手。兩家賓客笑語盈盈,熱鬧非凡。



杜香嫁給王繼新後,對王家雖然盡心儘力,但王繼新的家嚴家法卻讓她頗感壓抑。過了幾年,王繼新突然染病去世,年僅二十五歲的杜香守寡了。除了悲痛,杜香還要面對王家的眼色。

杜香帶着還在襁褓中的兒子小新,離開王家老宅,回到父親杜明的府第。杜明看女兒憔悴不堪,便讓她到家中的畫樓創作繪畫以排遣。

杜香對畫樓一見傾心,她終日揮毫潑墨,心無旁騖。杜香的繪畫天賦高超,初時只畫些院中的花鳥池魚,漸漸也能繪山川人物。

杜香尤擅長描繪美人,筆下的美人神態萬千,栩栩如生。杜香的繪畫名聲很快傳開,太原城中紛紛來求畫的達官顯貴越來越多。杜香也漸漸找回生活的樂趣,她的容顏也不再那麼憔悴。

“女兒,你終於能開懷一笑了,我實在太高興了。“杜明看着女兒笑逐顏開的樣子,內心十分欣慰。

當杜香繪畫生涯如日中天時,噩耗卻突然而至——邊疆傳來戰亂蔓延的消息。不久,戰火蹂躪到太原一帶,杜明帶着杜香和小新出逃避難。

“叮叮噹噹”帶着血腥味的刀槍聲不絕於耳,杜香抱着小新,躲在一輛顛簸的馬車裡,心如亂麻。

“女兒,別怕。我們一定可以平安脫險的。“杜明試圖安慰女兒和孫子。

就在馬車行進途中,忽然一支敵軍殺出,將他們團團圍住。敵軍陰沉着臉,舉起了刀槍......

“嗚嗚......“小新被嚇得大哭起來。

“孩子,別哭......我們一定沒事的。“杜香抱緊孩子,雙目緊閉。

“放下武器!“一個威嚴的聲音突然響起。一個身着醫官服飾的年輕男子大步走來,目光如電地盯着敵軍。他身後還跟着十幾個精壯的武士。

敵軍見狀,明顯有些忌憚這個醫官,把武器放下了。

那醫官走到杜香跟前,用溫和的目光看着她:“請兩位和小孩跟我來,我會保護你們的安全。”

杜香抱着小新跟着醫官離開了這裡。原來他是京城來的御醫占元,奉命出巡邊疆。

經過占元悉心治療,杜香和小新傷勢漸漸好轉。杜香由衷感激這位救命恩人,便邀請他在太原小住。占元本就讚賞杜香的才華與善良,二人在太原的日子越發投機。

春去冬來,杜香開始在占元的幫助下重新習畫。而占元也時常陪在杜香身邊,與她品茶論畫,言笑晏晏。杜香逐漸從喪偶的陰霾中走出,她也發現占元溫文儒雅,待人恭謙,實在是一個好男子。

一日清晨,杜香正在畫樓揮毫,占元拿着一盤新採的李花走來,他將花輕輕插在杜香的發間:“這些李花襯托得你更美了。我想,等戰亂平定,我們就在此地安家吧。“

杜香羞澀地點點頭,笑逐顏開。

時過境遷,杜香和占元結為連理,過上了平靜祥和的生活。杜香的繪畫造詣日益高深,徒弟眾多,名重一時。占元也因醫術精湛,官居太醫院使,受到皇上倚重。

杜香與占元的兒子陸續長大成人,都在科舉中取得了好成績。占元高興地對杜香說:“我們兒子們都很出息,這都是多虧了你的教導啟蒙。“

杜香笑言:“不僅如此,他們繼承了你的醫術與仁心,也會成為造福社會的好醫者。“

兒孫環繞膝下,杜香與占元相濡以沫,共度晚年時光。杜香時常回憶起當年戰亂,感慨人生無常。占元總是輕聲安慰,讓杜香就專心享受眼前的幸福美滿吧。

杜香和占元攜手走過幾十年風雨,終得幸福。杜香在九十高齡時病逝,占元悲痛欲絕,也在不久後離世。

杜香臨終前微笑着對兒孫們說:“我與你父親情深意篤,今生無憾。你們要互相扶持,繼承我們的家業,造福社會。“

杜香一生坎坷,但終得幸福,她用自己的才華照亮了別人的生命。兒孫們都深受杜香熏陶,個個積極進取,杜香也就心滿意足了。

杜香逝世後,她的繪畫作品和醫術著作廣為流傳,深受後人推崇。杜香一生熱心助人,她的畫作中常描繪平民百姓,寄託了她的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