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秀才被綁架,管家拿出蜜糕糖,縣令立刻神機斷案

清朝康熙年間,臨川縣新任縣令于成龍雖然年齡不大,卻是官宦之後,從小飽讀詩書,學富五車,頗有才華,尤其對古今奇案要案很有研究。


小的時候,于成龍就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跟着為官地方的父親見識了很多審案破案的事情,自認為有朝一日為官,要是碰到疑難案件定能抽絲剝繭,為百姓撐起一方朗朗晴空。


可是他剛上任半個月,就讓他犯了難。前來報案的是城東劉家莊的劉秀才。劉秀才家境殷實,被惡人惦記上了。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劉秀才從城裡會完朋友往回趕時,被幾個黑衣人一棒打暈。


當醒來時,劉秀才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一間黑屋裡,面前站着三四個蒙面大漢。其中一個大漢給他一支毛筆和一張白紙,讓他給家裡寫信,必須於三日內湊夠一千兩銀子才能放人。


生怕劉秀才遭遇不測的家人趕緊湊夠了銀子,按照信上的地址給了綁匪。


聽完劉秀才的話後,于成龍明白了,這劉秀才已經被銀子贖了回來,於是沒好氣地說道:"既然你已經平安回來,脫離了危險,為何還來報官?"


劉秀才趴在地上哀求道:"青天大老爺,請為小民做主。我是可惜那一千兩銀子啊,老爺快去把綁匪捉來呀。"


于成龍心裡笑了,看來劉秀才是心疼那一千兩贖銀了,於是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表情:"虧你還是個秀才,當初你被綁架時,家人為何不及時來報官?


現在你們把銀子給了綁匪,他們早已逃之夭夭。你讓我找到綁匪把那銀子要回來,可你告訴我,那蒙面綁匪在哪兒呢?"


劉秀才被問得一怔,皺眉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哪兒,不過他們把我放出來時,我被矇著眼睛推着走好像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的路,把我扔在飲馬灣,然後便跑了。"


于成龍聽了有些泄氣地問:"都走了一個時辰了才到飲馬灣,那麼多村落,那麼多人家,你讓我們怎麼查?還有別的線索沒有?"


劉秀才聽後,突然抬起頭來說:"哦,對了,當我在飲馬灣摘掉蒙在我眼上的黑布條時,發現身上沾着兩片走路時沾上的桃樹葉子。


另外,在那個小黑屋裡,我還聞到陣陣果香,關我的地方應該是在一個桃園。"


"哈哈,這算什麼線索?飲馬灣方圓幾十里都是種桃樹的人家,你這等於白說!"旁邊的王捕頭是本地人,聽了劉秀才的話後不禁插嘴道。


劉秀才頓時掛着哭腔像個小姑娘似的又叫起來:"唉呀,查不到綁匪這可怎麼辦啊?我不僅賠了銀,還受了大罪,唉喲,我這眼睛還在疼呢!"


于成龍忙走過來,蹲下身仔細一看,劉秀才的眼睛確實隆起了一個碩大的包,便問是不是綁匪打的。


劉秀才搖搖頭說:"這倒不是打的,可比打的還難受呀。你可能不知道讓大馬蜂蟄了有多難受,這都好幾天了還沒消下去。"


當聽到劉秀才說眼睛是在那綁匪關押他的黑屋裡被蟄,于成龍低頭略一沉思,馬上對王捕頭髮話,讓他帶人去飲馬灣方圓幾里的人家去查一查,看誰家有馬蜂窩。


王捕頭剛要走,劉秀才又叫道:"別去了,別去了。當時我被蟄後,那幾個綁匪也怕自個兒被馬蜂蟄,當時就把那個馬蜂窩給燒掉了。"


于成龍聽後,便對劉秀才表示,既然這樣,那就一點線索也沒有了,恐怕那些銀子是找不回來啦。


劉秀才一聽,神情大變,眼裡露出一絲鄙夷的神色,嘟嚷道:"一看你這嘴上沒毛的娃娃官就辦不成事兒,好吧,我自認倒霉!"說完就告辭。


等劉秀才走後,于成龍一直回味他那句噁心自己的話,他心想自己雖然在別人眼中年齡小,可也是堂堂朝廷欽點的進士,在京城時,滿腹詩書的老學究都誇自己是神童。


現在剛上任,碰上第一件案子,就這樣被這個老秀才看低了自己!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這頭一腳踢不開,老百姓怎麼看自己,這官威如何樹得起來?


想到這些,他中午飯都沒有吃,只坐在書房裡抓着腦袋想,現在沒有絲毫線索,怎麼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綁架劉秀才的綁匪呢?


正當他苦思冥想之時,老家奴於泰推門走了進來,並把一盤蜜糖糕端到他的面前。


於泰勸道:"少爺,這是您最愛吃的蜜糖糕,肚子可不能一直空着啊,你就吃點吧!"


于成龍看一眼於泰,只見他滿臉皺紋,身材佝僂着,不免感慨道:"您老人家從小就侍候我,待我如親生父親一般。


這麼老了不在家養老,還陪着我來這偏僻之地,我真是於心不忍哪!"


於泰卻笑着說:"少爺您這是說什麼話呢,您一個人來我不放心呢,再說,若是我不來,您能經常吃到我做的蜜糖糕嗎?"


說到這裡,於泰眼望窗外,似乎追憶般地說道,"時間真快啊,轉眼我們的小成龍都是縣太爺啦,記得小時候您為了給我守着那用來做蜜糖糕的蜂蜜,還被偷吃的馬蜂給蟄了一下呢……"


"什麼,被馬蜂蟄了一下?"于成龍像被敲擊了一下,馬上問道。


於泰說道:"是呀,馬蜂偷吃蜂蜜嘛,這馬蜂不但吃蜂蜜,還吃小蜜蜂呢,真是壞透了。"


于成龍頓時眼前一亮,也顧不得吃蜜糖糕了,拔腿便直奔出書房,徑直找王捕頭去了。


一見王捕頭,于成龍就說:"現在正是桃子成熟的時候,你去扮作收桃子的商販,在飲馬灣方圓十里的村落挨家挨戶地收桃子去吧。"


王捕頭被于成龍一番話說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便說他堂堂一個捕頭,本職應該抓捕不法惡徒,怎麼縣老爺讓自己收桃啊。


于成龍聽後笑了:"不是讓你真的收桃,而是裝作商販去查綁匪窩。"見王捕頭不明白,于成龍便小聲地對他吩咐一番:"你只需如此這般就行,到時候及時前來稟報。"


到了傍晚,王捕頭風塵僕僕地回來,一見於成龍,佩服之情溢於言表:"大人見微知著,在下一天之內遍訪飲馬灣周圍的村落,發現牛二家果園如你所說。"


于成龍一拍桌子:"好,你趕快換件衣服,帶幾個衙役,我們連夜突查牛二家!"說完,又說,"對了,把劉秀才也叫上。"


晚上,于成龍帶人一到牛二家,牛二就被王捕頭從被窩裡揪了出來。于成龍斷喝一聲,"牛二,還不快快把你綁架他人的勾當一一招來!"


牛二一慌,隨即故作鎮靜說:"大人這是幹什麼,什麼綁架啊?"于成龍冷笑一聲:"事到臨頭,還敢嘴硬,給我搜!"


王捕頭和幾個衙役立刻在牛二家翻箱倒櫃,不一會兒,一名衙役喊道:"大人,土坑下面有一包銀子,看樣子足足有幾百兩之多!"


劉秀才叫道:"這包銀子的花布包正是小人家的。"于成龍笑道:"牛二,現在人贓俱獲,再不招來,馬上帶到衙門大刑伺候!"


牛二頓時腿一軟,跪倒在地,把另外兩個鄰村的匪徒也供了出來。


劉秀才為表示感謝,專門在"鴻福大酒樓"設宴感謝于成龍和王捕頭。席間劉秀才問于成龍怎麼找到的匪窩。


王捕頭說道:"此事還得感謝你被馬蜂蟄傷才讓於大人有所思悟,這馬蜂是蜜蜂的天敵,有馬蜂窩的地方,蜜蜂自不敢去采蜜。


而沒有蜜蜂采蜜,桃園開花後授粉自然深受影響,授粉不佳,果樹掛果當然會很差。


於大人讓我扮成果販去那些果農的果園暗察,我便發現了牛二家家桃園的桃樹結的果子稀稀拉拉,這牛二理所當然有重大作案嫌疑,沒想到事實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