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內,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他幫了她


昨天是老王六十歲的生日。

他打電話約了脾氣相投的幾個人在自己家裡吃飯。

飯吃到一半的時候, 來了個40多歲的女人,提着幾大包禮物,老王詫異,自己沒有再約人呀!這是誰啊?


來人把禮物放在沙發上,笑容很是燦爛的對着老王說:“王叔,還認識我嗎?”

老王愣在那裡, 一時半會想不起她是誰了。

“我是路小蘭,二十年前,我在縣醫院住院的時候,是因為有了你的照顧,我才得以康復出院的。”

“噢!對對,你就是那個問不喘話的女孩兒。”老王想起來了, 趕緊示意女人坐下,問道:“你打哪兒來?這麼多年不見了。”

女人說:“這十多年我在國外,昨天剛回來。”


女人坐下後,和老王一起對我們講述了他們認識的過程。

女人說,她是個孤兒,是奶奶撿來並拉址大的,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2003年,奶奶病了,因為沒錢治療,奶奶撒手人寰。 奶奶的去世,對她的打擊很大。她覺得欠奶奶的太多太多。是因為自己沒有本事,在奶奶最需要她的時候,自己拿不出錢給奶奶治病,眠睜睜的看着奶奶在病痛中離世了。


奶奶百日祭那天,她去給奶奶燒紙錢,離開墳頭的時候,不知怎麼就頭重腳輕的倒在路邊。等她醒來時,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住院需要花錢,需要有人照顧。自己一個親人沒有了,沒人疼沒人愛的,哪有錢治病?還不如死了算了。

所以,她極不配合醫生的問診,不管醫生怎麼問,她都不回答。醫生無奈,對護士說先給她把能量掛上。說完氣呼呼的走了。


老王說,當時他媽也在住院,正好就在她的鄰床。醫生走後,老王問她:“醫生問病你為啥不喘話呀?你不說自己哪裡不舒服,醫生怎麼給你用藥?”

她還是不說話,一雙長睫毛大眼睛眨呀眨的,不管怎麼問,就是不說話。


老王說,第二天中午,他從醫院食堂打來了飯菜,給母親喂飯時,無意間看到鄰床的她咽了一下口水,她一定是想吃東西了。

給母親喂完飯,老王就去食堂打了一份飯菜上來,放在她的床柜上說,起來吃了吧,本來就缺營養,再不吃飯哪行?老王說,他看見女孩的眼淚刷的流了下來。


女人說,此後,老王每次打飯都打兩份,一份給他母親,一份留給她吃。探望老王母親的人拿來的水果、牛奶,大多都讓老王給她吃了。正是老王父愛般的關愛,才讓她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住了十六天醫院,出院時她都覺得自己吃胖了。住院的費用也是老王替她繳的。

說到這,女人的眼淚流了下來。

老王說,當時能遇到你,就說明我們有緣,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誰還沒有個小災小難的時候?

就常人來說,幾十碗飯的價值,也許算不上多少,對於病中無人照顧的路小蘭來說,其價值卻是金錢無法衡量的。人與人的交往中,最珍貴的不是你付出了多少錢,而是在他人最怯弱無助的時候,你真心付出以慰藉,哪怕是幾句問侯,或者是默默的陪伴。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她接了個電話,說她要走了。她掏出一張卡遞給老王說:“欠你的太多,王叔,我都不知道拿什麼還你,這卡里有二十萬塊錢,你拿上,就算我小小的一點心意。”

老王拒不接收,推來讓去間,把我們幾個都推出了門外。

她對着老王深深的鞠了一躬。

幾個同事說,這老王,做好事不留名啊!他從沒對我們說起過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