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948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雙一
(我和妹妹在泰國清邁街頭)
1990年8月3日,我和雙胞胎妹出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和妹妹感情特別好,從小到大幾乎是形影不離,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
我們家是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父親最早是開連鎖藥店的,後來他又搞房地產開發。媽媽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我在這樣經濟優越的家庭里長大,生活中一直無憂無慮。
我和雙胞胎妹妹從小到大朝暮共處,一起玩耍,一起上學,親密程度甚至超過了跟父母的關係。17歲時,我們同時考上了內蒙古師大空乘系。因為我們從小就有個當空姐的夢想,覺得在天上飛來飛去,接觸五湖四海的人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但是爸媽知道後強烈反對,他們覺得當空姐很危險,就把我們報考的空乘系改成了旅遊管理系。我和妹妹很生氣,但拗不過父母。於是我倆背着父母,決定找中介去馬來西亞留學。
(我在泰國清邁一家咖啡廳)
辦出國留學的所有手續都是我帶着妹妹去辦的,直到最後一步要在協議上簽字的時候,父母才知道了這事。因為當時我和妹妹沒到18歲,必須得家長簽字才行。
他們看我們姐妹倆心意已決,也支持我們出國留學。當時我們報的是工商管理,從小到大看到爸爸經商一路發展順利,所以我們對經商也很感興趣。
之所以選擇去馬來西亞留學,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馬來西亞的國教是伊斯蘭教,我們覺得去那邊留學,在飲食和風俗習慣上會更適應一點。
我們讀的大學是馬來西亞的一所國立大學,校長是之前的國王納吉。我們還親眼見到了馬來西亞第一屆總理馬哈蒂爾。當地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的雙胞胎姐妹,都特別好奇,總會有人熱情地拉着我和妹妹拍照。
(我和妹妹從小到大形影不離)
留學期間也有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出乎我們的預料,馬來西亞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都很不適應。這裡的食物味道偏甜,就連羊肉串兒都是甜的,實在難以下咽。
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更是奇葩。他們吃飯不是用筷子,也不是用刀叉,而是直接用右手抓着吃。當然,他們在飯前都是用消毒水洗過手的。可在我們看來,這種吃相太不雅觀,也很不衛生。但馬來西亞人習以為常,只有在西式的宴會上或是在高級餐館用餐時,他們才會用刀叉。
馬來西亞大學的衛生間也很讓人抓狂,居然沒有衛生紙。他們便後不用手紙,而是直接用水沖洗。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但這種方式是馬來西亞人的習慣,他們從來不會覺得尷尬。
學校宿舍區還沒有熱水的,大家都習慣用涼水洗澡,女生們即使在生理期也是冷水浴。我和妹妹完全接受不了,就搬到外面住,一直保持我們中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我穿巴鐵服裝是不是很漂亮?)
畢業之後,我和妹妹本來想着繼續上研究生,但是爸媽希望我們回國考公務員,這樣就可以留在他們身邊。後來,我倆努力考公上岸,被分配到了稅務局。
但是我們姐妹倆天生就是不甘平淡、喜歡挑戰的人。到25歲時,在稅務局已經工作幾年,便果斷放棄“鐵飯碗”,開了一家餐廳。沒想到初次創業便大獲成功,經營五年,雖然邊掙邊花,我們也賺了100萬左右。
創業有了甜頭後,我倆又開始“不安分”了。一番商量後,決定去泰國清邁發展,邊讀書深造,邊創業掙錢。
我們申請了清邁大學的研究生,然後帶上一大筆資金來到泰國,開了一家泰餐廳。想着將來把學到的泰餐帶回內蒙古。因為當時中國泰餐館還是比較少的,我們覺得發展泰餐大有前途。
開業的時候比較忐忑,擔心沒有人來,但是沒想到第一天就是高朋滿座。這才發現,一個廚師和一個配菜師是不夠的。在沒找到打雜工人之前,都是我們姐妹倆洗菜、洗碗。雖然累,但有希望就有動力。
(我和妹妹身穿泰國女人傳統服裝)
在泰國每天的生活是充實而又忙碌的。我們每天早上五六點去買菜,然後上午又去上課。中午和節假日的時候,會跑到餐廳幫忙。
因為生意好,我們又擴展到三個餐廳,增添了廚師和服務員。同時,除了餐廳營業還兼做外賣,這就大大拓展了客源,增添了收入,因此當年輕輕鬆鬆就賺了100萬人民幣。
發展順風順水後,我們還開了貿易公司,主要做泰國與馬來西亞、中國之間的食品貿易。
2019年年底時,我們回國給爸爸慶祝生日,當時貿易公司那邊還接了幾個單子。不料這時疫情來了,我們被困在呼和浩特,在泰國的事業都擱淺了,貿易公司的生意還賠了很多違約金。
但是爸媽覺得錢財都不重要,安全才是第一。他們覺得國外疫情防控特別不好,所以讓我們留在國內。學業沒辦法進行了,只能等待網上授課。
後來我和妹妹重振旗鼓,在呼和浩特又開了一家餐廳。我們堅信曾經的挫敗只是過去式,未來的人生還會大發異彩。
正如巴爾扎所說:“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
(認識了俊朗的巴基斯坦男生)
因為在泰國的研究生還沒有讀完,我需要在網上用泰語學習,所以我下載了一個可以進行多種外語交流的APP。沒想到卻開啟了我的網絡奇緣,認識了一位巴基斯坦男生。
當時他在陝西中醫藥大學留學,聊了幾次後,我覺得他是個很紳士的男生,對他印象很不錯。但也僅限於此,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些事,他才漸漸走進我的心。
那天我生病了,他在朋友圈知道後,就從西安坐火車趕到內蒙古,還很貼心地給我帶來了藥品。當時我便被他暖到了,沒想到他對我竟有如此深情。
他告訴我,從網上聊天,他已認定我是他今生的愛人。因為我無論容貌和性格、氣質,都非常符合他心中的女神形象。而我真正見到他本人,覺得他長得還是挺俊朗的,再加上都是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交流起來有很多共同語言。
(我和巴鐵老公在呼和浩特)
他叫穆薩布,年齡比我還小5歲。他的阿拉伯語特別好,而我的阿拉伯語只屬於初級,所以他就教我阿拉伯語,我教他中文。
穆薩布認識我的時候快完成學業,準備回國實習了。但是為了我,他就留在中國實習。之後我們兩個在網上聯繫了兩三個月,他也來過呼和浩特兩次。相處之中,我覺得他是個特別細心也特別貼心的男生。
比如在日常的聊天中,他會記住我的飲食喜好。等我去西安見他時,我驚喜地發現,他提前訂好的餐廳是我喜歡的風格,包括我喜歡吃的小料他都讓服務員準備得妥妥噹噹。
在外面有風他會幫我披衣服,生怕我會受涼。一起逛街,他也會幫我拎包。接觸過幾次後,我覺得他不僅有才華,人品修養都很不錯,就接受了他的追求。
(巴鐵老公陽光、帥氣又溫柔體貼)
那時我從沒有去過巴基斯坦,只是在新聞上了解巴基斯坦普遍很窮。而且他也沒有跟我說他的父母是做什麼的,家境是貧寒還是富有。但我對物質並不是很在乎,因為自己家境優越,對物質並不缺乏。
而且,我的父母也說了,找另一半不要看他的家庭條件,要看他的人品和能力。所以,後來我和穆薩布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2021年6月,穆薩布留學畢業,7月回到了巴基斯坦。我是在7月底跟妹妹一起去了巴基斯坦。到那之後,見到了他的父母、哥嫂和姐妹們,這時我驚訝地發現,原來他有一個富有又龐大的家族。
直到這時,穆薩布才告訴我他父母的情況。他爸爸最早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靠努力學習改變了命運。長大後參軍,當過空軍司令員。
他的媽媽娘家屬於地主,比較有錢,出嫁時娘家給了豐厚的嫁妝。所以,穆薩布的家庭算是比較有錢和社會地位的。
(我的婆家是一個很有社會地位的大家族)
得知這些,我對穆薩布又多了一份欣賞,沒想到他這麼低調。而且,他的家人也特別善良淳樸,對我比對穆薩布還要好,任何家務都不讓我做。大嫂給我做蛋糕,婆婆還為我學着做中餐。公公婆婆還給了我摺合人民幣約5000元的盧幣做見面禮。
9月份,我們就開始準備訂婚的事宜。因為疫情原因,我的父母不能到巴基斯坦參加訂婚儀式,只能通過電話和公婆商談。公婆讓我問一下中國的婚俗,他們要完全按照中國的婚俗來娶我。
然後,婆婆帶着我和妹妹去定製了價格不菲的婚紗、禮服,還為我定製了五金和十克拉的紅寶石戒指。同時,也給我妹妹和媽媽買了七克拉的寶石戒指。甚至還按照中國的婚俗,給了我188000元的彩禮。
其實,在巴基斯坦是女方要給男方彩禮的,還要帶嫁妝到男方家裡。但是公婆卻按照中國的婚俗來娶我,這足以體現了他們對我和我父母的尊重。
(我和妹妹身穿巴基斯坦女人的服裝)
我的父母,也按照巴基斯坦的習俗為我準備了嫁妝和彩禮,但是這些都是要留在中國的。他們給我陪嫁了50畝地的農場和廣東、呼和浩特的兩套房子,還有一個從迪拜買的金絲鑲珠寶的毯子,另外也給了我一筆現金。
雙方父母的做法除了體現對彼此的尊重,還體現了雙方家境的勢均力敵。所以我在感謝公婆的同時,更感激我的父母。他們在我的婚事上不僅傾注了愛,也讓我更加有底氣和尊嚴。
10月份我們正式辦了訂婚儀式,12月份舉行了婚禮。巴基斯坦婚禮分為三天,第一天是雙方父母為自己的孩子各辦party,第二天是舉行婚禮,第三天是回禮。
(我和巴鐵老公的訂婚現場)
我爸媽在國內,所以第一天的舞會我們是合在一起辦的。
深夜,我身着綠色盛裝出來與賓客見面。在姐妹們的攙扶下,我們繞着新家轉三圈,表示從今天起,我就成為這個家庭的新成員了。
然後,我和穆薩布坐在一個用鮮花裝飾的沙發上,迎接賓客們前來送上美好祝福。但巴鐵婚禮有個奇葩的習俗,新娘自始至終要保持滿面愁容,而且愁容越重越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因為滿面哀愁是為了表現新娘對自己娘家人戀戀不捨的心情。
賓客們還紛紛和我們合影留念。然後大家一起吃自助餐,中間還有撒錢環節,小孩兒們都興高采烈地撿錢。
當天晚上,婆家的女眷以及賓客們輪流跳舞,從晚上六點一直進行到第二天凌晨,大家都樂此不疲。因為在巴鐵的婚禮上“獻藝”,被看作是對主人的尊重和對新人的祝福,會讓主人很高興的。
(巴鐵婚禮,新郎新娘必須表情嚴肅)
第二天是舉行結婚典禮的日子。我從紗帳後面緩緩走出來,進入儀式會場,然後和穆薩布攜手走向一個由白馬拉着的南瓜車。
公公為我們準備了航拍和煙花。一路上大哥和妹夫在撒錢,分給來沾喜氣的人們。
馬車緩緩駛向一個城堡一樣的婚禮餐廳,那裡有馬車車隊迎接,敲鑼打鼓十分熱鬧。還有穿着艷麗服裝的女人跳舞助興,在煙花的映襯下顯得特別迷人。
來到婚禮現場,賓客們開始往我們頭頂拋撒花瓣,雖然我和穆薩布都是滿心的幸福和快樂,但是仍然得一直繃著臉,保持莊重嚴肅。賓客們也一樣神情肅穆,這樣的結婚氛圍和我們中國簡直是天壤之別。
婚禮的第三天是女方回禮,但是我的父母在中國,因此我們的婚禮只舉行了兩天。
(婚禮上,我們坐着由兩匹白馬拉的南瓜車)
舉行完婚禮後,妹妹回國了,我就在巴基斯坦住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每天都是在家睡覺、吃飯,然後等着老公下班帶我出去玩。
雖然婆家人對我很好,但由於語言溝通的障礙,以及整天無所事事很無聊,我仍然覺得不是很適應。後來終於等到了中國駐巴基斯坦的大使館開放了,我們才有航班回中國。
回到呼和浩特之後,我就接着經營餐廳生意,還有爸爸送給我的50畝地的農場。農場養的有牛、羊、雞等家禽家畜,還有種的菜,是為了讓家人吃到天然無公害的綠色蔬菜。
我們還開了民宿,兼做露營、燒烤等,然後又開了食品公司,打算把農場的牛、羊肉推向全國,甚至海外。
(婚禮現場賓客們在我們身後撒錢)
穆薩布本來打算今年11月份去北京的一家知名醫院上班的,但是剛好我最近懷孕了,所以他暫時留下來,幫我處理農場和食品公司的各種事情。
我和巴鐵老公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源於奇妙的網絡,但更多來自靈魂的相互吸引。我覺得愛情是不分國界的,貴在雙方情投意合。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同時,幸福的婚姻不僅僅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雙方學識、家境的匹配,也是完美婚姻的加分項。我和巴鐵老公都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並肩攜手,共度餘生!
也祝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幸福快樂一生。
【口述:雙一】
【編輯:陳萍】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