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人蛇是一種喜歡和人比試的妖怪。
唐朝寶曆年間,有個叫鄧甲的人,拜茅山道士峭岩為師,學習法術。峭岩這個道士能夠藉助葯使瓦礫變化,寫符召來鬼神,很厲害。
鄧甲很用功,也很誠心,學習起來廢寢忘食。峭岩見他這麼上進,也很受感動,就教鄧甲學習葯法,可是鄧甲始終學不成,教他學習符法,鄧甲也沒學成功。
峭岩對鄧甲說:“看來你和這兩種法術沒緣分,不能勉強。”於是,峭岩就傳授鄧甲專門對付天地之間蛇類的法術,這種法術是峭岩的獨門絕技,天底下也只有他一個人懂得。
鄧甲將師父的這門法術學成後,就下山回老家了。他走到烏江時,剛好遇上會稽的縣宰被毒蛇咬傷了腳,正痛苦地號叫。鄧甲替他治療,先用符保住他的心臟,替他止了疼,然後說:“必須召來咬人的那條蛇,讓它收回您腳上的毒。否則的話,您就得砍掉自己的腳了。”
但是,咬傷縣宰的那條蛇修為很高,擔心有人報復它,己經遠遠跑掉了。
手是鄧甲在桑林里修了一座祭壇,壇寬四丈,把丹藥撒在祭壇的四周,又用篆書寫了一些符咒召集十里內的蛇。沒過多久,幾萬條蛇蜂擁而至,聚積在祭壇的周圍。最後來了四條大蛇,每條都有三丈長,水桶一樣粗,盤踞在蛇堆上。
這時候,正是盛夏季節,草木原本翠綠旺盛,可因為毒蛇噴出的毒氣太多,祭壇周圍百步內的雜草和樹木全都枯黃落葉了。
鄧甲卻不慌不忙,光着腳爬到蛇堆的最上層,用一根青色的小竹棍敲着四條大蛇的頭說:“你們幾個是五種毒蟲的主管,掌管界內的蛇,怎能讓手下用毒去害人呢?你們趕緊吩咐它們,讓咬縣宰的那條蛇留下,其他無辜的蛇可以離開。”
大蛇似乎聽懂了鄧甲的話,蛇堆崩倒,大蛇先去,小蛇跟在後面,一起離開了。只有一條筷子一樣粗細的土黃色小蛇留在原地,看來就是咬縣率的那條了。
鄧甲讓人把縣率抬來,讓他伸出腳,接着命令小蛇收回它的毒。小蛇開始時不願意,身體一伸一縮。鄧甲就叱責小蛇,使用法術將小蛇的身子變得只有幾寸長,小蛇看起來很痛苦,不得不張開口,向腳瘡吸毒。等將縣宰的毒吸乾淨之後,小蛇就變成一攤水,死了。
鄧甲的法術,就是這樣厲害。
有一次,鄧甲來到了浮梁縣,當時是冬末春初,茶園裡有不少毒蛇,茶農們去採摘茶葉,被咬死了幾十人。
縣城裡的人知道鄧甲神通廣大,於是大家就湊了一些錢,請鄧甲除去這一禍害。
鄧甲就修建了一個祭壇,施展法術,想召喚蛇王前來鬥法。很快,蛇王出現了,粗如人腿,有三米多長,身上色彩斑斕,後面跟着一萬多條小蛇。蛇王隻身上了祭壇,與鄧甲比試起來。蛇王先豎起身體,頭昂起來達數尺,想看誰更高一些。鄧甲很聰明,用拐杖頂着帽子往上舉,蛇王雖然竭盡全力,身體還是超不過鄧甲的帽子,就倒在地上化成一攤水死了,那些小蛇也跟着蛇王一起死了。有人說,如果蛇王高度超過了帽子,那死的就是鄧甲了。
自那以後,再也沒人在茶園裡被蛇咬過。
原來這蛇名叫量人蛇,可以長到兩米多長,遇到人它就將身體豎立起來,和人比高矮,並且會大聲叫道:“我高!”這個時候,如果碰到的人不說話,或者承認沒有蛇高,就會被吃掉。如果回答:“我高!”蛇就會身體落下來死掉。
和量人蛇比高矮是有辦法的。當蛇站立起來時,人可以隨手拾個東西往上高高拋起,然後說:“你不如我高!”量人蛇往往不甘心,就會翻身躺倒,伸出一千多隻小腳,想和人比試誰的腳多。碰到這種情況,人可以把自己的頭髮散開,對蛇說:“你的腳不如我的多!〞量人蛇就會收起腳,趴在地上。這時候,要趕緊將身上的衣帶弄斷,對量人蛇說:“我走了!”做完這些,那條量人蛇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