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萬家:三巴掌打不出個屁,王家祖傳三代的窩囊是怎麼來的?

何幸福和王慶來結婚這天,幸福的妹妹私底下問幸福:我就不明白,你圖我姐夫啥呢?

幸福說,我圖他老實肯干,不抽不賭。

妹妹卻說,老實是好事,但是呢,要是像我姐夫這樣老實過頭了,那就叫窩囊。

妹妹這話一語成讖。

此時王慶來正在外面敬酒,全程由弟弟陪同,弟弟充當他的嘴,幫他跟席上的賓客寒暄,而他作為新郎本人則主要負責喝酒。

敬到萬傳家這桌時,萬傳家毫不客氣地調侃王慶來:“沒想到,咱們村兒著名的三巴掌打不出個屁來的慶來老弟,能娶上那麼漂亮的媳婦兒。”

隨後他們給慶來換上了一個大杯,裡面倒滿白酒並說:“你幹了,我隨意啊。”,這擺明了就是欺負王慶來不會說話。

而王慶來一聲不吭將這杯酒悶完的舉動,也為他們婚後的事情奠定了基礎。

如果一個人被欺負卻不曾反抗,那麼欺負他的人只會默認成他能接受,進而變本加厲。

何幸福嫁到萬家村後,但凡家裡出了事情,全都得由她出頭。男人只會忍氣吞聲,在外面唯唯諾諾,在家裡抱怨撒氣。

印象最深刻的是征地事件。

王慶來父子坐在村民之中,明明心裡有意見,站起來發言時兩人推來推去,沒一個人能把話說明白。

最後還隨着大流舉手對征地表示了贊成。

父子倆開完會,憋着一肚子氣回到家中,卻對自家女人大起了嗓門,用王慶來媽的話來說:“就知道窩裡橫。”

起初看到王慶來父子的表現,我只是反感,同時替嫁到王家的女人感到悲哀。

大年三十,慶來媽的一段話,讓我開始思考:這種窩囊的性格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她說,慶來小時候被欺負慣了,所以才變成這樣,說話結結巴巴,也不愛跟人打交道。

她還說,那時她嫁過來的時候也不習慣,慶來的爺爺膽子更小,還不如慶來他爸有用。

聽到這裡,我開始有些諒解王慶來了。

窩囊、扛不住事,固然讓人討厭,但或許他也只是萬家村裡的一個受害者而已。

王家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王家小門小姓的。”

小門小姓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人口不佔優勢,受到欺負,以暴制暴不太可能,而以前的萬家村大概率也是沒道理可講的。

就連現在的領頭人萬書記,也是當年帶着人打架才打出一個新的萬家村來的。

可想而知,當年的環境一片混沌,占理不一定有用。大戶欺負小戶,本地戶欺負外來戶,是一種常態化現象。

欺負,不是簡單的兩個字,大到對生存資源的剝奪,小到王慶來長期挨打。慶來挨打後,慶來媽還要帶着慶來挨家挨戶去道歉。

慶來媽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她說自從看到慶來的性格變成那樣之後,她才意識到,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後面的孩子再受欺負。

所以她對慶來弟弟妹妹的保護更多。

對應的,慶來從小缺乏父母的保護。

試想一下,一個在外面被人群毆的小男孩,回到家裡找爸爸媽媽哭訴,而每一次,全家人都只是教他忍着,他會變成什麼樣。

從小到大,他的生活環境打壓着他與生俱來的血性,沒人教過他可以講道理、如何講道理,導致他並不具備跟人對峙的能力。

人是環境的產物。

何幸福這種絕不可能逆來順受的性格,給萬家村帶來了新的氣息。對於丈夫王慶來、對於整個王家人而言,幸福都是一種解救。

慶來媽曾經也跟何幸福一樣,但是在萬家村生活久了漸漸被同化,看問題看得透徹,可真正遇到事情依然是靠字息事寧人。

她考慮的是如何在萬家村活下去,而不是公道不公道。如同她對幸福說的那句話:

我知道你性子倔強,認死理,過不了那不明不白的日子。

媽羨慕你,可我做不了你。

作為一名觀眾,在觀看電視劇《幸福到萬家》的時候,我們能夠覺察到的不僅有人物角色,還有時代背景。

我認為,面對不公,何幸福可以去抗爭,一是因為她自身的勇敢,二是因為她趕上了一個相對好的時代。

萬書記帶着萬家村富裕起來後,萬家村也有了相對規範的管理,也有了可以講道理的地方。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這時的環境相對開闊,幸福能夠從環境中找到支援,例如:國家的政策、懂法的妹妹何幸運、研究生畢業的王慶志等。

這些代表着文化或者象徵著公理的設定,都是她抗爭過程中的助力。

劇中可以看到,慶來媽和慶來經常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何幸福。

慶來也在媳婦的影響下,慢慢發生改變,嘗試着自己扛起事情來。

把劇本拉長,假設我們可以看到王慶來的孩子長大成人,我想王家三代“祖傳”的窩囊也應該到此終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