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人撿回一把桃木劍,老婆生重病,道長:不要亂撿東西

唐朝天寶年間,小山村裡有一戶姓經的人家,男人因為長得面闊嘴方,被人們稱為經大嘴。他娶妻龔氏,育有三個兒女,而且父母雙全,一家人過着安寧的生活。

這一天,經大嘴去郡城訪友,喝得醉醺醺的,騎着快馬回家。走到半路上,他忽然內急,便把馬拴在路旁的樹上,到密林里小解。

完事後,經大嘴發現不遠處有一棵野桃樹,掛滿果實,便採摘了幾個,到谷底的小溪里清洗,吃了解酒。吃完野桃,他站起來走了幾步,忽然看見溪底里有一把木劍,探手撿了起來,拿在手裡把玩。

這是桃木雕刻的小劍,大約五寸長,上面的花紋分外好看。經大嘴很喜歡,便揣在懷裡,帶回了家。他把桃木劍隨手扔在儲物間,因為事情多,便忘了此事。

過了大約四五天,這一天半夜裡,龔氏忽然夢見一個醜陋不堪的妖怪,手握寶劍闖了進來,揮劍砍在她的肚子上。她驚醒過來,肚子疼得厲害,呻吟不止,大汗淋漓。

經大嘴心疼龔氏,連夜騎馬去把姓秦的醫者請來,給她治病。醫者望聞問切一番,臉色凝重,說是五臟六腑不調,導致胃經損傷,需要慢慢地調理。於是開了藥方,約定三天後再來複診。

龔氏吃了葯,卻不見好轉,卧床不起,捂着肚子不住地呻吟,粒米未進。第二天,經大嘴去把姓古的醫者請來。姓古的醫者鬚髮皆白,行醫將近四十年,醫術頗深。他望聞問切了一番,臉色凝重,說是五臟六腑不調,導致肝經損傷,需要調理。

經大嘴忍不住講了姓秦的醫者診斷的結果,姓古的大笑着說:“此人水平有限,如果是胃經損傷,吃了葯為何癥狀沒有減輕?”他開了藥方,叮囑了一些注意事項,告辭而去。

龔氏吃了葯後,疼痛依然沒有減輕,反倒加重了。她含淚對經大嘴抱怨說:“你請來的都不是好醫生,我娘家附近,有一個有名的老婦,擅長診斷女子病症,你快快去把她請來,我的病情或許有望。”

經大嘴依言,騎着快馬跑了五十多里,把老婦請來。老婦皺着眉頭,把了一會脈,說道:“這是經血不調導致的女子病症,幸虧遇見了我,不然的話,會被一幫庸醫害慘。”她開了藥方,吩咐用人蔘沖補,三天後必見分曉。

龔氏依言服用了三天的葯,不但不見好轉,反而病情越來越嚴重,眼看就不行了。經大嘴急得六神無主,他的父母把他叫到跟前,父親說:“這事透着邪乎,恐怕不是病症。”母親說:“兒啊,你不妨去五穀觀里,把老道長請來,看他如何說。”

五穀觀離此一百多里遠,經大嘴的母親信道,時常坐着轎子去進香,與老道長相熟。經大嘴去把老道長請到家裡,與父母見了面,坐下用茶。母親細細地描述了龔氏的狀況,老道長摸着鬍鬚,笑着說:“待我去各處轉一轉。”

老道長拿着羅盤,丈量着步伐,在屋裡走動。到了堆放雜物的房前,羅盤上的針劇烈地顫動起來。老道長點點頭,說道:“裡面有異物,待我進去找一找。”他拿着羅盤,在屋角里找到了桃木劍,神色凝重地問道:“你家裡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經大嘴趕緊解釋了桃木劍的來歷,詢問道:“敢問道長,這個桃木劍是什麼來頭?”老道長嚴肅地說:“你就不該撿回家。”

原來,這是方士之物,有人家裡出了鬼物,鬧得人丁不得安寧,方士便用施了法咒的桃木劍,收了鬼物,扔在荒山野嶺。誰要是撿了桃木劍,鬼物就在誰家作祟,害人性命。龔氏的重病,就是鬼物導致的,醫治無效,不出一月,就會命喪黃泉。

經大嘴聞言大驚,悔不當初。老道長來到野外,念動咒語,把桃木劍一把火燒了,龔氏的病,當晚就好了。臨走時,老道長告誡經大嘴說:“越是好看之物,越是具有誘惑力,誘惑力越大,殺傷力也就越大。你要記住,以後千萬不要亂撿東西,以免招來無妄之災。”經大嘴唯唯諾諾,表示記住了。

這正是,心無雜念,邪魅不侵。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筆法,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你的支持,就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源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