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三個男子貪戀女色,惹出數樁風流案

古代在江西浮梁有兩位小吏,一位名叫陳青雲,一位名叫周逢吉。他們兩家是鄰居,兩人的父親是至交好友,兩人的母親分娩生下陳青雲與周逢吉時,是同年同月同日。兩人從小到大一起玩耍,一起讀書,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可以說是形影不離。陳青雲與周逢吉長大後都在縣衙當差,路人每天能看到情同手足的兩人一起騎着毛驢上下班。

某天下班前,陳青雲還有工作沒做完,就囑咐周逢吉先行,自己稍後再走。於是,周逢吉跨上他的小母驢,拉着韁繩,在路上慢悠悠地前進着。

獨自下班的男子

一頓飯的功夫後,周逢吉騎着驢來到一處三岔路口時,遠遠看見一條健壯的公驢馱着一個俏麗的少婦緩緩而來。周逢吉不由自主地看了少婦幾眼,然後低着頭朝東趕路。少婦身下的公驢被周逢吉身下的小母驢深深吸引住了,緊緊地跟着它身後。那少婦不識路,見公驢主動向東,以為它識途,便不假思索地任憑它行走。

周逢吉與少婦一前一後走了許久後,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少婦見暮色降臨而自己還沒到目的地,心中有些不安,便向周逢吉喊道:“前面的大哥,我要去孫家莊,請問還有多少里路?”

周逢吉轉身望了望少婦,怔了半晌後,才說道:“妹子,你走錯路了,去孫家莊應該往西走,彼處離此地尚有五十里。現在天快黑了,你又沒有同伴,你今天恐怕到不了孫家莊了。”

少婦聞言,心頭一陣驚恐,隨後就哭了出來,幽幽地嘆道:“該如何是好?”

周逢吉直勾勾地看着少婦,嘴角閃出一絲令人難以察覺的微笑,勸道:“前面兩里外就是我的農莊。妹子,你就跟着我去那裡吧,我倆去我的佃戶家投宿,可以嗎?”

無可奈何的婦女

少婦看着越來越黑的天空,嘆了一口氣,答應了周逢吉。

兩人並排前行,一路上周逢吉不停地偷偷瞄着少婦看。忽然,周逢吉說道:“妹子你是一個落單的少婦,而我又是一個獨身男子,我們兩人孤男寡女,恐怕會令佃戶生疑。你不如假裝成我的親戚,這樣我們也好應付過去,可以嗎?”

少婦心想,兩人關係清清白白,又何必需要假身份遮掩呢;然而,現在是看人眼色的時候,不答應又有什麼辦法呢?她只能點了點頭。

不久後,兩人來到目的地,周逢吉對佃戶說道:“李二,這是我的表妹。她要去孫家莊,不小心迷了路。幸好我在下班回家時碰到她,現在天黑了,我帶她來你家投宿一晚,我們明天五更就走,不耽擱你多長時間。”

佃戶李二對周逢吉行了一個大禮,說道:“老爺不用客氣,您能光臨寒舍,是小人的莫大光榮。小人只怕家裡房間狹窄,怠慢了老爺。”

話剛說完,李二就將兩人領到一個房間,對周逢吉說道:“老爺,這間房是我妹妹的卧房,今晚她在我姑家留宿,就讓令表妹住這裡吧。”

佃戶

李二還想繼續說下去,周逢吉立即打斷他,並將他打發走。房裡只剩下兩人後,周逢吉對少婦說道:“李二家只剩下這一間房了。現在這種情況,你睡在床上,我躺在地下,可以嗎”

得知自己要和剛認識不久的男子共處一室,少婦心不甘情不願,但事已至此,她只能點頭。

得到少婦的同意後,周逢吉走出房門,來到另一間空閑的房屋前,將門板拆卸下來。做完這一切後,他返回原來的房間,將門板鋪在地上當作自己休息的床。隨後,他關上房門,吹滅燭火。一對孤男寡女就這樣共處一室。

五更時分,李二睜開睡意惺忪的眼睛,呼喚周逢吉,但久久都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他在堂屋裡巡了幾遍,都沒有發現兩人。他以為周逢吉和少婦已經走了,可到馬廄看時,兩人的公驢與母驢還栓在那裡。於是,他拿着蠟燭進入妹妹的卧房察看,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將他嚇得面如土色:兩人同睡在床上,周逢吉緊緊摟着少婦,他們的身上,床上和地上沾滿血跡。

看着兩人的屍體,李二心中想道:“沒人知道這兩個人昨晚住在我家。為了不惹出事端,最好是將他們埋了。”念及於此,他慌亂地將兩人的屍體搬到屋後,挖個坑草草掩埋。

賣驢

天亮後,李二牽着公驢和母驢到集市上賣。一個在集市上擺攤的小販買下了這兩條驢,李二拿着錢開開心心地跑回家了。

陳青雲正孤單一人騎着驢上班,沒有周逢吉陪伴,他頗為寂寥。經過集市時,他看見周逢吉的公驢在一個商販手中,不禁大驚失色,心中想道:“周兄昨晚沒有回家,現在他的驢又在一個陌生人的手中,他該不會是出事了吧?”心念摯友的陳青雲想到此處,立即返程,向周逢吉的家人們說出了自己的發現與擔憂。

周逢吉的家人們聞言萬分焦急,立即跟着陳青雲前往集市,盤問那個小販。從小販口中得知買賣驢的經過後,眾人徑直趕往李二家,細細盤問。

眾人徑直趕來

面對着眾人的盤問,李二始終遮遮掩掩。陳青雲見李二言辭閃爍,衣服上沾有少許紅色的痕迹,知道他和周逢吉的失蹤脫不了干係。於是,陳青雲先穩住李二,然後讓周逢吉的家人們去搜查李二家的每一間房,果然在一間卧房裡發現了大量的血跡。

眾人將李二揪到那間卧房,叫他解釋血跡的來歷。李二見瞞不過了,只好說出他的所知、所見與所為。

眾人邊流淚邊趕往縣衙,向縣令報告此事。得知事關兩條人命,縣令不敢怠慢,立即派遣衙役趕往李二家。衙役們在屋後挖掘,果然發現了兩具屍體。然而,眾人很快就發現了異常,其中一具屍體是李二無疑,可另一具屍體卻不是女人,而是一個剃着光頭,身穿僧袍的年輕和尚。

縣令

眾人十分震驚,急忙奔向縣衙稟告縣令。縣令將和尚的屍體擺在縣衙大門前,請百姓們辨認。很多人都認出了這個和尚,說他是普救寺玄聰大師的徒弟永明。縣令立即命衙役將玄聰傳喚到公堂。

面對縣令的審問,玄聰先是被嚇得臉色蒼白,然後就顧左右而言他。縣令見玄聰抵賴,勃然大怒,對衙役說道:“上夾棍。”

縣令這短短的三個字令玄聰渾身顫抖,他只好吐露實情,說道:“昨晚貧僧和徒兒在王員外家做法事,做到差不多五更時才結束。隨後,我們返回寺廟。在經過那個地方時,我們聽到地底下傳來一陣呻吟聲。我們將土挖開,發現裡面埋着一男一女,那男的斷氣了,女的還活着。貧僧見那婦人生得十分美艷,起了霸佔之念,想將她藏起來。徒兒堅決反對我這樣做,我一怒之下將他殺了,然後將屍體埋好。”

和尚

縣令冷冷地看了玄聰一眼,鄙視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外表慈眉善目的你,內心竟是如此污濁!”

頓了一個會兒,縣令問道:“那婦人在何處?”

玄聰答道:“就藏在普救寺中。”

衙役前往普救寺搜查,在一間密室里發現了那位可憐的少婦。

雖然殺害永明和尚的兇手已經被抓捕歸案,但是殺害周逢吉的兇手還不知道是誰,縣令苦思冥想,將案件的細節在腦海里重新捋一遍,終於發現了突破口。他將李二傳喚到公堂,問道:“周逢吉遇害的那間房原本是誰在居住?”

李二如實答道:“是小人的妹妹李四姑。”

縣令繼續問道:“她有沒有嫁人?”

李二斬釘截鐵地答道:“沒有,她還是個黃花大閨女!”

姿色秀麗的少女

衙役將李四妹帶到公堂後,縣令見她年未滿二十且姿色秀麗,嘴角露出微笑,眼裡放出亮光。他正色對衙役說道:“命案是在她卧房裡發生的,她和此案脫不了干係,你們暫且將她安置在西廂房。到了晚上,我自有計較。”

黃昏時分,縣令叫來一個經驗豐富的穩婆,吩咐她去西廂房詳細驗看李四妹的身子。不久後穩婆回報,說李四妹已經不是處女了。

縣令聞言,長舒了一口氣,他趕緊提審李四妹,嚴厲地問道:“實話實說,你的姦夫到底是誰?”

縣令的官威讓李四妹這個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女子渾身顫抖,她張開嘴唇,羞赧地說道:“是……是鄰居王五。”

縣令命衙役連夜將王五拘捕到公堂,要他如實交代犯案經過。王五初時抵賴,但在棍棒的伺候下很快就招供了,說道:“昨天晚上小人潛入四妹的房間,發現一個男人摟着一個女人睡在床上。小人以為是四妹背着我偷男人,一時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在柴房裡找了一把砍柴刀,將兩人殺了。小人沒想到,竟殺錯了人。”

用刑

得知案件的全部真相後,縣令依照律法做出判決:玄聰和王五因姦情害人性命,判處死刑;李二移動屍體妄圖隱藏證據,判處監禁三年。

罪犯受到應有的懲罰後,周逢吉的家人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陳青雲站在好友的棺材前,淚流不止,心中感嘆道:“周兄,你萬不該生出那般邪念……”

後人有詩嘆道:哪堪少婦夜迷途,片念差時首已殊。為了一人傷四命,刀巴解字理非誣。

後記:因為心中陡然生出的邪念,周逢吉、玄聰和王五這三個人害人又害已。此事告訴人們:人生在世,應該控制自己的邪念,不要將它釋放出來,傷害他人,危害社會。


改編自《坐花志果》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