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從理解開始,用成功結束

格雷格碰到一個想自殺的父親約翰。約翰失業了,找不到新工作,擔心養不活家人。他覺得,唯一能幫助家人的方法就是自殺。他有一份賠付額很高的人壽保險。他希望這筆錢可以用來照顧家人。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單刀直入,告訴約翰自殺是不會得到保險公司賠付的。

但是這樣做並沒有站在約翰的角度,沒有去了解他怎麼走到了這一步,他最終仍然可能會選擇自殺。

格雷格先做了自我介紹,他問約翰“還好嗎”,然後開始想辦法弄清約翰的潛在問題。

約翰說,我為這個傢伙工作了20年,現在卻被解僱了,我沒有收入,但我要照顧好我的家人,所以我必須這樣做。

“和我說說你的家人吧”,格雷格立刻轉變為幫手的角色。

“我和妻子有兩個很棒的孩子”,約翰說。

約翰強調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格雷格順勢利用這個積極的話題來加深了解。

“那和我說說你的孩子吧”,格雷格說道。

“哦,他們是兩個男孩”,約翰說。

“聽得出來你很愛他們”,格雷格說。

“當然了,我很愛他們”,約翰說。

“在我看來,你真的是一位好父親,你會選擇做正確的事,”格雷格讓約翰聊聊他的孩子及他們的關係。

約翰說,他帶孩子們出去釣魚,教他們生活技能,孩子們喜歡和她在一起的時光。

格雷格說:“約翰如果你今天自殺了,你的孩子將會失去他們最好的朋友”。

格雷格沒有告訴或勸說約翰該怎麼做,而是通過傾聽和複述約翰自己的話,做到了這一點。

最終,約翰沒有選擇自殺。

格雷格使用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有效,不管是與供應商溝通,還是與愛人爭論,它都可以派上用場。

不要一上來就試圖說服別人,先從理解開始,為什麼供應商的價格比期望的要高?為什麼洗碗槽里的幾個臟盤子會讓愛人生氣?

當人們感到被理解和關心時,就會產生信任,供應商會意識到它想要的是長期的合作關係,而不僅僅是賺錢,愛人會意識到,有時候臟盤子就只是臟盤子,弄清行為背後的需求和動機,找到根源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關注我峰運猶存,一生猶存峰運![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