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木匠撿到把斧子,回家見弟弟在院中讀書,舉起斧子就砍

宋朝淳化年間,江陵城有一對兄弟,哥哥文堯是個木匠,老實敦厚,性格木訥;弟弟文浩是個書生,天資聰穎,八面玲瓏。父母寵愛文浩,捨不得他干一點活,甚至用文堯掙來的錢供他讀書,只求他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文堯知道弟弟有出息,從未有過怨言,整日努力工作,賺錢養家。可文堯也有讓弟弟羨慕的地方,那便是他有個年輕貌美的嬌妻。

文堯的妻子名喚初蕊,本是個大家閨秀,後因家道中落,不得已嫁給了文堯。初蕊看不起文堯,反倒和文浩走得很近。文堯因工作原因,不能經常回家,也就沒在意過。

一日,文堯從鄰村回家,走到半路的時候,看到一把斧子嵌在樹上。文堯以為是哪個樵夫忘記了,便站在斧子旁邊等待失主。可他一直等到傍晚,也沒人來。沒辦法,他只好將斧子撿回家,準備在第二天再來找失主。

斧子通體漆黑,拿在手中能感覺到絲絲涼意。就在文堯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全身一震,感覺身體被控制一般。他能看到聽到,卻發不出聲音,他想動,身體卻不受控制,彷彿自己的軀體被其他靈魂佔領了一般。

就這樣,文堯墊着腳走回了家。剛一進家門,他就看到了在院中讀書的文浩。文浩看到哥哥回來,隨手打了個招呼。怎料文堯默默走到弟弟身後,舉起了手中的斧子。

好在文浩扭頭髮現,及時躲過,要不就被文堯給劈成兩半了。文浩心有餘悸,隨即怒吼道:“老大。你幹什麼!”

可此時的文堯,兩眼翻白,行動機械,彷彿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他再次舉起斧頭,向文浩砍去。文浩這才慌了神,以為哥哥發現了真相,便不再隱瞞,一邊躲閃,一邊道歉。

原來,弟弟文浩早就和嫂子初蕊勾搭上了,兩人趁着文堯外出工作的空檔,整日廝混在一起。初蕊甚至表示,自己嫁錯了人。就這樣,弟弟花着哥哥的錢,還給哥哥戴了一頂大綠帽。

誰知文浩說出真相後,文堯手中的動作依舊不停。好在父母及時出現,趕忙叫來幫手,制住了文堯。此刻的文堯,臉色慘白,口吐白沫,全身還不停地抽搐。文父一看,才發現兒子這是中邪了。

文浩一聽哥哥中邪了,這才鬆了口氣。可他不知道的是,文堯的身體雖不受控制,可他依舊聽得見,看得見。

為了給兒子驅邪,文父跑到城外的道觀,請來了一個道士。那道士一眼看出,文堯手中的斧子是一把大凶之器,正是這把斧子中寄存的鬼魂,附身在了文堯身上。

道士告訴眾人,若想救文堯,只能“撞魂”,將附身在文堯身上的鬼魂撞出來,可這也有一定的風險,且必須由文堯的直系親屬來做。

人們聽後,第一反應便是弟弟文浩。可文浩一聽有風險,當場就慫了。好在文父及時出面,承擔起了這個重任。

道士拿出兩道符咒,一張貼在文堯的後腦勺,一張貼在文父的腦門。隨後,他叫文父以最快的速度撞向文堯,且一定要讓兩張符咒重合。

文父點點頭,後退數十步,隨即向前猛衝。就在兩人頭上符咒接觸的一瞬間,文父被彈飛出去,一道黑煙則從文堯的鼻孔中冒出,鑽進了斧子。道士見狀,趕忙掏出符咒,貼在了斧頭上。

很快,文堯便恢復了神志。可他十分淡定,且死死盯着弟弟文浩和妻子初蕊。道士又交代了幾句,便帶着斧子離開了。

送走眾人後,文堯一把揪住文浩的領子。這可把父母嚇了一跳,以為兒子又中邪了,文堯則將文浩和吹蕊勾搭之事說了出去。

父母聽後大吃一驚,文浩和初蕊也是嚇得一身冷汗。可文浩仍舊以沒有證據為由,死不承認。文堯知道他會來這一套,扭頭告訴父母,他要和初蕊和離,並與弟弟分家,不再為其提供經濟幫助。

看到大兒子忽然變得如此決絕果斷,父母二人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初蕊一聽要和離,頓時癱軟在地。

果不其然,兩天後,文堯便搬走了,並休書一封,將妻子初蕊送回了娘家。

受此次事件影響,弟弟文浩在科考中名落孫山,他也因此自暴自棄,整日借酒消愁。後來,他將自己的失敗歸咎到了初蕊身上,連夜跑去找初蕊。初蕊不想與其見面,要趕他走,誰知他揪住初蕊的頭髮就打。兩人扭打在一起,嘴裡還不斷咒罵。很快,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也從兩人口中得知文浩與嫂子初蕊勾搭的醜事,兩人也成為了當地人人喊打的對象。

至於文堯,他仍舊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每個月還會給父母一筆贍養費。一年後,他娶了個溫柔賢淑,善解人意的妻子,夫妻倆感情甚篤,幸福美滿。

編者的話:子不教,父之過。文浩聰明,讀遍聖賢書,父母雖寵愛他,卻忘記了教他如何為人。文堯雖是老實人,但並不代表他好欺負,也要感謝那把斧頭,劈開了一個隱瞞的真相。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民間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怪談、神話、故事、傳奇等,旨在傳承、拓展、發展中國民間文化遺產,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鈎!

撰稿人:聊齋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