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婆的臉色微變,她低聲說:“這是我親手繡的,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兒子,也就是你的兒弟,楊文。”
楊文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年輕人。他曾經是一位村裡的學者,但因為不滿當時的官場腐敗,他選擇了隱居山林,過上了清貧的生活。楊文熱心助人,常常幫助村裡的窮人和孤兒。他的善行傳遍了整個村莊,人們都稱他為“楊義士”。
然而,楊文的善行引起了官府的注意。有一天,一位貪官派人前來找楊文,要他出山,擔任官職。楊文拒絕了,因為他不願意沾染官場的污泥濁水。
貪官惱羞成怒,派人將楊文抓了起來。楊文被關進了牢房,受盡了酷刑。但他始終不屈服,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則。
在牢房裡,楊文繼續寫詩作賦,表達對正義的追求。他的詩歌傳到了村裡,楊家婆每天都會偷偷地抄錄下來,然後綉在被子上,以此紀念兒子的英勇和堅韌。
當楊老爺聽完楊家婆的故事後,他感到心頭一震。這個曬被子的日常動作,竟然隱藏着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那個早逝的年輕人。
楊老爺的兒子,名叫楊明,也是一個有志青年。他在萬曆年間,曾經是一位村裡的醫生。楊明不僅精通醫術,而且心地善良,總是不計報酬地幫助村裡的百姓。他的醫術傳遍了整個村莊,人們都稱他為“楊仁醫”。
然而,楊明的善行引起了官府的不滿。有一天,一位貪官派人前來找楊明,要他出山,擔任官職。楊明拒絕了,因為他不願意沾染官場的腐敗。他堅信,醫者仁心,不應該被功名利祿所蒙蔽。
貪官惱羞成怒,派人將楊明抓了起來。楊明被關進了牢房,受盡了酷刑。但他始終不屈服,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則。
在牢房裡,楊明繼續行醫,為病人們治療傷痛。他的醫術和善行傳到了村裡,楊家婆每天都會偷偷地記錄下來,然後綉在被子上,以此紀念兒子的英勇和堅韌。
楊老爺繼續曬着被子,每一寸布料都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一段故事。楊家婆也繼續綉着刺繡,將兒子的善行和堅持一針一線地記錄下來。
楊明在牢房裡,雖然受盡了酷刑,但他始終沒有屈服。他的醫術和善行感動了獄卒,獄卒偷偷地傳給了楊家婆一封信。信中寫道:“楊明仁醫,雖身陷囹圄,但心繫百姓。請你們不要擔心,我會儘力保護他。”
楊家婆看着這封信,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她知道,兒子的堅持和信仰,已經感動了許多人。
楊老爺也在曬被子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了兒子的選擇。他開始在村裡傳播楊明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位醫者仁心的年輕人。
不久後,楊明被釋放出獄。他回到了村裡,繼續行醫,繼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楊家婆繼續綉着刺繡,每一針都是對兒子的紀念。
楊老爺和楊家婆,繼續曬着被子,繼續講述著兒子的故事。這個曬被子的日常動作,成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傳奇。
這個民間故事告訴我們,正義、善良和醫者仁心的力量,會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下去,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