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這天,一大早80多歲的父母親就忙開了。冬天的農村特別寒冷,早上6點多鐘天還沒亮,他們就起床了。忙活了一整天,準備了一大桌菜,就等著兒子兒媳回來吃頓團圓飯。
可是從中午12點鐘,等到下午2點多鐘,還是沒看到人回來。
於是老母親忍不住打電話給兒子:"強兒,你和月娥什麼時候回來吃團圓飯?我和你父親忙活了一天,已經做好了,再不回來,菜就涼了,天那麼冷。"
兒子接了電話說:“月娥還在我岳母村裡打麻將。她說今天就住這裡,大年三十不回來了,我們年後再回去吧。”聽到兒子的話,老母親失望地把電話掛了。
兒子已經在城裡買房安家了,買了兩間門面做瓷磚生意,還買了一部車了,既坐人又可以拉貨。
兒媳月娥平時幫忙看店,特別喜歡打麻將,有兩個孫子,大孫子已經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了,小孫子還在上大三。
小城市的生意難做,主要靠自己到處找客戶。賣貨還要賒賬,貨賣出去了,錢很難收回來。
兩個孫子臘月28號就來到農村陪伴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特別開心,每天做好吃的給他們吃。他們也很勤快,幫忙去菜園摘菜,做芋頭丸子。
大年三十,兒子兒媳還未回家,老母親做了滿滿的一桌子菜,等著兒子兒媳一起回來吃團圓飯,然後一起邊看春晚邊守歲。
等了半天,還沒有看到兒子開車回來。老母親等不及了,便打電話給兒子。兒子說兒媳在打麻將不回來了。
老母親說:"打麻將明年可以再打,今天先回來吃頓飯。"
兒子終於說實話了:"月娥說農村的茅坑她蹲不習慣,又臭又臟。晚上在家裡上廁所還用痰盂。"
老母親說:"農村就這條件,我都蹲了幾十年了,她忍一兩天不行嗎?"
兒子說:"她不願意回來,我也沒辦法。我總不能拉她回來,大過年的也不能和她吵架。"
老母親沒聽完,便生氣地把電話掛了,坐在椅子上氣得臉色鐵青:"大過年的他們不回來吃飯,以後永遠也別回來了。"
小孫子馬上安慰道:“奶奶,你不用難過。有我和哥哥陪你們就夠了。我爸這輩子娶了我媽,你們是指望不上他了,以後我和哥哥來養你和爹。”
奶奶心裡很是生氣地說:“你看,我對你爸媽還不好嗎?有幾個父母能做到像我們這樣的?你爸媽吃的大米是我們種的,瓜果蔬菜是我們種的,花生油、菜籽油是我們種的,雞魚蝦是家裡養的,桔子、西瓜也是我們種的。”
"有時候,你爸沒空回來,我還把家裡的米、菜、雞等用蛇皮袋裝好,用扁擔挑到鎮上,然後坐一個多小時的大巴車送到你們家。我一個月送一次,而你爸媽從來沒有留我吃一頓飯。每次我送過去就馬上回來了,外面吃飯要花錢,我都捨不得吃。"
"但是我還是會送,因為我多送一點,你爸媽在外面就可以少買一點。他在城裡賺錢也不容易。以前家裡就你爸爸一個人掙錢,你媽媽大部分時間都在打麻將,也不幹活。以前還要供你們兩個人讀書,現在你哥哥出來了還好一點。你們家裡壓力也大,我能幫襯一點就幫襯一點。"
"那天我生氣地和你爸爸講,說你家吃的大部分都是我種的,你爸還說我們用的電費都是他承擔的。我查了一下,我一年才用500多元的電費。這就是我把兒子養那麼大的好處。"
"你爸從結婚到現在,買房子我出錢了,買車子我也出錢了,每年都是姑姑給錢我用。你爸從來都沒給我一分錢用。我知道他掙錢也不容易,你媽又不幹活,他爸沒多少錢,但是心裡還是不舒服。"
大孫子在旁邊安慰奶奶說:"奶奶,你別生氣,我爸媽就這樣子,我們做晚輩的也沒辦法,也不好意思說他們。我們就當做不知道,但是我們心中是有數的,是非對錯我們都知道。如果說了,我媽就會找我爸吵架,我們也不想家裡天天吵架。"
小孫子馬上表態:“奶奶,你別生氣。我爸媽這樣對待你們,以後我也這樣對待他們。他們不孝敬你們,我以後也不孝敬他們。”
爺爺聽了連忙說:“你爸媽對我們不好,你別千萬別學他們。他們以後老了,你還是應該孝敬他們。這是兩碼事,一碼歸一碼。”
奶奶說:"我剛才說的也是氣話,只是覺得心裡委屈,把話講出來舒服一點。你們還是要孝敬你爸媽。我現在能動,你們也不用孝敬我。等我以後不能動不了,給我一點錢用就可以。"
奶奶接著說:"大孫子,你在外面好好乾,爭取明年帶個女朋友回來給我看看。小孫子,你好好讀書,學好本領出來找個好的工作,賺到錢了也帶個女朋友回來給我們看看。如果我和爺爺能看到你們成家立業,真是太好了。"
兩個孫子都笑着說:"行,爺爺奶奶,我們努力,你們的願望一定能實現。"
小孫子說:"爺爺奶奶,我們吃飯吧。"
奶奶笑着說:"行,我們現在吃飯,好好吃個團圓飯。吃完飯咱們一起看春晚,一起守歲。"
大年三十,你們有陪老人家一起吃飯,一起看春晚,一起守歲嗎?
口述:王德容 / 撰寫:鄰家十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