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的寓言在童年給我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古人言40而知天命,禪師一通話令我釋然。
半夜時分,深遠禪師發現小徒弟還在練棍,便問道:“徒兒,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不休息?”
小徒弟回答說:“師父,我想打敗師兄。”
深遠禪師笑着說:“你師兄的悟性很高,人門又比你早,以你目前的能力,要超過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小徒弟說:“師父,我覺得只要有恆心、苦練習,就一定能夠超過師兄的。”
深遠禪師搖了搖頭,給小徒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龜與兔子相遇在草場上,龜說自己很有恆心,說兔子不能吃苦,只會跳躍尋樂,時間長了,將來肯定沒有好結果。兔子靜靜地聽着,並沒有爭辯。
“多辯無益,”兔子說,“我們來賽跑,好不好?就請狐狸大哥當評判員。”
“好啊。”龜很不以為然地說。
於是,龜動身了,跑了一刻鐘,只跑了三丈多遠。兔子不耐煩了,感覺有點懊悔。它想:“照這樣跑下去,不是要跑到黃昏嗎?我這一天寶貴的光陰,都浪費了。”
於是,兔子利用這些時間去吃野草、跑跳,非常快樂。龜則在說:“我會吃苦,我有恆心,總會跑到。”
到了午後,龜已經筋疲力盡了。跑到陰涼之地,很想打一個盹兒,養養精神,但是又覺得不合適,於是又打起精神前進。而龜由於背重,頭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見了,漸漸地,它有點眼花繚亂了。
這時的兔子,因為能隨興所至,所以越跑越有趣,越有精神,已經趕到離路半里多的河邊樹下。看見風景清幽,也就順便打了個盹兒。
兔子醒後,感覺精神百倍,卻把賽跑之事完全丟在腦後。在它正愁着無事可做之時,看見一隻松鼠從前邊跑過,便認為是怪物,一定要追上它,於是它便開始追。松鼠見它追,便開始跑。
奔來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了一棵大樹。正當兔子在樹下翹首高望之時,忽然聽見背後有聲音叫道:“兔弟弟,你奪得冠軍了!”
兔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評判員狐狸大哥,而那棵樹,也就是它們賽跑的終點。那隻龜呢,雖然它不怕吃苦,但還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講完了故事,深遠禪師說:“出家人首先要捨棄的是執着心,這不是讓你不思進取,虛度時光,而是讓你量力而行,保持心態的平和。”
人生路上,也許沒有執着的品質想要成功是萬萬不能的,但是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量力而行,若超出了自身的實際能力,就未免顯得不合時宜了。合理定位、適時把握,才能穩妥地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