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費盡心思爭取到侄子的撫養權,到手後,卻讓十三歲男孩住在狗窩裡
男孩一歲時,他的父親就因為心臟病去世了,後來母親也扔下男孩遠嫁,再也沒有出現過
家中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幼小的男孩相依為命
老兩口整日靠着撿垃圾,收廢品,艱難的撫養着男孩
政府得知家中情況後,迅速落實了三人的低保
雖說條件艱苦,可好在爺爺奶奶疼愛孫子,男孩也是很幸福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
男孩七歲那年,奶奶帶着他去二姑家遊玩返回的路上,發生了車禍
車禍當中,男孩的奶奶和二姑三姑家的女兒,不在了
只有男孩在奶奶的保護下,受了些傷,好在保住了命
爺爺悲傷過度,一年後也撒手人寰離開了男孩
自此之後,就只剩下男孩兒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
有時候鄰居們看他可憐,會給他點吃的
有時候他餓急了,就只能去垃圾桶里翻垃圾吃
有些善良的村民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於是找到孩子的姑姑們,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幫一幫這個孩子
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男孩被大姑接回家撫養
大姑家雖說不是什麼富裕的家庭,可家中有什麼好吃好喝的東西,都會想着男孩
大姑夫對男孩也是很好
這麼溫馨的日子男孩還沒過上多久,三姑就來爭奪男孩的撫養權
大姑一家比較老實
同時也覺得三姑家條件好,住着兩層的樓房,考慮着孩子過去日子肯定是比在本家過得好
於是也不想與她多糾纏,就把男孩交給了三姑家
可令人想不通的是,男孩到了三姑家後,連兩層小樓的門都沒進去,就被安排在了大門口的草棚子里
裡面只有一床單薄破爛的被子和一隻狗
好心人發現這個男孩的時候,他抱着一碗冷了的白飯,白飯裡面只拌了一袋榨菜,可就是這樣的一碗飯,他甚至有時候都吃不到
男孩的眼神里儘是閃躲和恐慌,見到陌生人,也是蜷縮在牆角
環顧他居住的地方,就是一個雜草搭的破棚子,不能遮風,不能防雨
一床僅有的被子也是破破爛爛
甚至還要和狗同蓋
善良的孩子卻還替她們辯解,說三姑和他說,家裡的房子都租出去了,沒有他的地方住
而且能讓他睡,他應該知足
見到孩子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份的天氣,人們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了
可男孩卻一身的單衣,褲子還竟是被撕壞的大口子,寒風中漏着肉
男孩的處境,讓想幫助他的好心人很疑惑
既然不想養,為什麼又費勁心機的把生活的好好的孩子從大姑家搶到自己家裡來受苦?
後來經過走街串巷的了解到
原來孩子的三姑非要男孩住到自己家的狗窩,竟是為了他每個月的低保
男孩到她家的第一天,她就迫不及待的去查了男孩的低保賬戶,沒想到的是,男孩的低保每個月只有二百多塊,一直以來的餘額也只有兩千塊左右,並且如果想要取出來,還需要等到男孩十八歲,成年以後,重置密碼後才能取出
她悔不當初不該把男孩接到自己家,給自己找了個累贅,索性就讓男孩住在自己家的狗窩裡度日
後來,好心人找到記者,曝光了男孩的遭遇
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後
經過各方的協調,男孩最後回到了大姑家
男孩的臉上也漏出了久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