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叔今年65歲,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我們組上三代貧農。二叔家一兒一女,一直以來,我們堂兄妹關係都很好,現在均已成家立業。
堂弟夫妻在省外大城市工作,堂妹夫妻在本縣城開飯店。我在省內另一個城市工作。我二叔、嬸子既沒有跟着堂弟去大城市,也沒有跟着堂妹到縣城,而是留在村裡,堅守着那一畝三分地,繼續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二叔下一代開始,可能真的就再無農民了。
三年疫情影響,我和堂弟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有時候我勉強回了老家幾天,堂弟又被管控回不了。當堂弟抽空回了老家,不巧的是我又回不去。
今年五一,大家好不容易湊到時間,約定一起回老家。回來後,二叔通知,今晚一起到他家吃個飯,嘮嘮嗑。二叔嬸子忙活了一下午,一桌豐盛的晚餐就緒,自己養的土雞、土鴨,自己喂草養大的草魚,還有自家種的蔬菜,真的是簡約而不簡單,在城裡能吃到一個正宗的“土貨”都難,沒想到今晚一桌子都是“土貨”,可謂是大飽口福。這也是我和堂弟一直惦記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做夢都會夢到的味道。
二叔只讀了小學二年級,可以說是個文盲。聽我爸說過,那個時候爺爺家非常貧困,小孩又多,沒有條件讓小孩們讀書,像二叔這種本來就調皮搗蛋的,所以早早輟學,給有錢人家放牛。後來,一直種地,種田,種菜。
二叔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對種田種菜到是專研的很透,什麼季節種什麼農作物,什麼農作物施什麼肥,什麼害蟲用什麼農藥,農藥、怎麼配比,化肥怎麼用才能讓莊稼長得再好,二叔比村裡哪個人都專業,多年以來,自己乾著自己的愛好,樂在其中。
大家一邊吃,一邊喝,聊着聊不完的家常。酒足飯飽之後,我和二叔聊起農管的話題。我認真跟二叔講解什麼是農管,農管具體管些啥,而且跟他介紹了五月份涉及農民的幾個注意事項:
一是關於炸魚、毒魚、電魚的有關規定。我嚴肅認真地告訴二叔,《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有規定:農村村民使用炸魚、毒魚、電魚、小於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進行捕撈等行為的,違反此條規定的將處以50000元以下罰款,並沒收魚獲。嚴重的,更是要追究刑事責任。
二是關於農民不能隨隨便便在耕地上焚燒秸稈的要求。我告訴二叔,有專家說了,農民焚燒秸稈會污染環境,農民以後可不能隨隨便便在地里焚燒秸稈了,現在農管到農村到處遊盪,看到有人點火就當場就行罰款數百元,嚴重的甚至要拘留10天。
三是有關農民無證駕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規定。我告訴二叔,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相關規定,農民駕駛拖拉機以及聯合收割機等農用設備必須要考相應的駕駛證。如果未取得相應的操作證,根據相關規定,農管執法人員是可以依法對駕駛人罰款100到500元不等的罰款的。
四是有關農民在基本農田上種植它作物的規定。我告訴二叔,基本農田只能種植糧食,農民在種植糧食的情況下養殖了其他動物都是不允許的。只能一五一十的種植糧食,如果是種植其他作物的是需要強制移除的。
二叔越聽越煩躁,他說:現在出台這麼多規定,還讓不讓我們農民好好種田了?現在年輕人都背井離鄉出去工作,農村的田地都快沒人種了,我們這些留守老人家再不好好種田,這些這麼好的田地都要荒廢掉。
我和堂弟再三囑咐二叔,以後要多聽政策,更要多多配合農管,要不然,到時違了規,罰了款,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二叔深吸一口煙,又慢慢吐出一口煙,說:我才不怕什麼城管、農管,在我眼裡,他們算個屁。我老老實實種我的地,我又不偷不搶、不違法犯罪,村支書拿我都沒辦法,其他人還能管得了我?
二叔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見過最大的管就是村支書,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或者自己遇上個什麼事情,首先就是找村書記幫忙解決,所以村支書就是他能找的最大的父母官,也是他讓為最可靠的老夥計。
(備註: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