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劉環環,29歲,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在認親現場,這位既是母親又是女兒的女人,內心充滿了不安和焦慮。
她在尋找母親,一個從小就被人販子拐賣的精神病女人,在劉環環小的時候就知道,母親被人人販子從哈爾濱拐賣到江蘇徐州,因為患有精神病找不到買家,被人人販子遺棄。
被遺棄的她到處流浪,一路到了江蘇省徐州市平縣,在那裡,被一個身患殘疾的男人帶到了家裡,情況可想而知。
這個男人,就是劉環環的父親。
當時的他,是個身患殘疾的30多歲的光棍,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嫌棄收留了這個連人販子都賣不掉的女人。
似乎是有個家了,即便是被這樣的男人收留,對於這個女人來說,也給了她救命的那絲暖意。
從此,這裡就成了她的家,在這個家裡,她成了男人的老婆,不久,又成了孩子的母親。
她生下了兩個孩子,一個女兒名叫劉環環,一個兒子名叫劉強。
然而,命運並沒有因此饒過這個苦命的女人,當劉環環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母親又一次失蹤了。
她,是不是又一次被拐賣了呢?
還是……遭人陷害?
這裡,是劉環環的含淚講述,字字真情,字字含淚……
記憶中的母親:她就像是一頭野獸
在劉環環的記憶里,母親沉默寡言,大多數時間,是獨自坐在屋裡,害怕陽光,害怕和陌生人說話,她時而笑,帶着膽怯的笑臉,如同一隻害怕驚嚇的母兔。
那時,劉環環8歲,她似乎感到了母親的反常,最早的時候,很多孩子在看到母親,就會“瘋子,瘋子”地叫着,母親也不生氣,偶爾會做出惱怒的樣子,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高高舉起,但是從不扔向那些壞孩子,等把孩子們嚇跑了,這才一把抓住環環的小手快步回到家,關上大門。
“她是那麼善良,即使她瘋了,也不會傷害任何人。”這是劉環環對母親的印象。
可是,她是位善良的瘋子,可她也是位母親,為母則剛,即便是位瘋子媽媽。
劉環環9歲時,她和母親一起去趕集,在集市上,環環更像是一位大人一樣牽着母親的手,因為她知道,這麼多人,母親有點害怕。
“快來看,瘋子來了。”隨着一個孩子的叫喚,迅速圍上來一群孩子,劉環環已經知道他們這是在辱罵自己的母親,惱怒的她沖了上去,和幾個孩子扭打在了一起,劉環環個頭不高,又是女孩,很快就被兩個男孩壓在了地上,嘴巴里都啃了泥巴。
就在這時,善良而又老實的媽媽怒了,這次是真的變瘋了,她從地上撿起石頭,毫不猶豫地就往孩子們仍去,隨着一聲尖叫,一個孩子捂着流血的頭蹲了下來。
媽媽一把把環環拉到身後,張開雙手護住了女兒,她滿臉怒火,眼睛瞪得嚇人,劉環環對這件事印象深刻,因為她從來沒看到母親是這個樣子:就像是一頭母獸!
幾個壞孩子被母親的樣子威懾住了,瞬間跑遠了,母親這才一把抱住環環,臉上的怒氣沒了,眼睛流出來眼淚。
這是劉環環對母愛最初的感覺,“一輩子都忘不掉”,劉環環自己也做了母親後,更是對於母愛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母親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哪怕這個母親是個瘋子”。
那個雨天,母親失蹤了
那年,劉環環10歲,弟弟劉超才4歲。
母親的失蹤,毫無兆頭。
那是個雨天,小雨霏霏,父親去地里幹活,沒有帶着母親,兩個孩子玩了一會,都爬到床上睡了,醒來的時候,母親不見了,父親回家後,到處尋找,只是在村頭找到了一把雨傘,這是家裡唯一的一把雨傘。
“她是給父親送雨傘走丟了”,這是劉環環父親的猜測。
“媽媽是個傻子,可她對於愛誰,清楚得很。”劉環環說,“從這方面來說,我媽一點也不傻,很多好人也不懂的愛,我媽懂得。”
母親這次走失,劉環環的父親找了五年,再次找到她,竟然是在山東。
當時,劉環環已經是初三學生了,她的表姐去山東收購大蒜,無意中在一家包子鋪發現了媽媽,據包子鋪老闆介紹,當時媽媽餓得暈倒在包子鋪門前,是包子鋪老闆給她吃了包子才活了過來,後來,媽媽就不想走了,有飯吃不挨餓,就是媽媽最大的心愿,媽媽在這裡幹了兩年,就是隨心幫助干點什麼,不要工錢,給口飯吃就行。
再一次走失,時間到了2011年,劉環環已經是一名大二學生。
對於媽媽的這次走失,劉環環感到不能原諒自己。因為這次媽媽走失,個女兒劉環環有關。
大家都知道,在高校畢業季,有好多學生把騎了幾年的自行車都扔了,劉環環就撿到了一輛,窮人家的孩子不捨得把自行車扔了,就在那面寒假,劉環環竟然騎着自行車回到了老家,200多公里,騎了4天,鞋子都磨破了,腳底全是血泡。
沒想到,媽媽對這輛自行車非常喜歡,年集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騎車去趕集去了,回來的時候,又迷路了,這一次,就再也找不到了。
劉環環心裡後悔啊,如果不是因為這輛破舊的自行車,母親就不會走丟失,然而一切都晚了,他們一家人四處尋找,劉環環希望能在某個地方看到那輛自行車,可是他們再也沒有找到,自行車把媽媽走失的路變得那麼遠,那麼遠……
也就是媽媽這次走失,這個家,變了……
自我犧牲的弟弟
母親走後,一家人連續找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找到,而且,父親在尋找妻子的路上,摔傷了,他騎着摩托車,翻進了溝里,腿部骨折了,鼻樑也骨折了。
在醫院裡,父親把兩個孩子叫到眼前說,爸爸太累了,這個家我托不動了,你們兩個,必須有一個輟學。
當時,劉環環正讀大三,弟弟還在讀高中,劉環環當時就流了眼淚,對父親的話表示了沉默,她還有一年就大學畢業了,如果這時退學,她該有多麼不甘啊?
這個話題,後來的父親再也沒有提起,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劉環環甚至覺得,父親說這句話,是不是後悔了?
一切如舊,劉環環再次去了學校,她安慰自己,還有一年就可以掙錢了,咬咬牙就扛過去了。
那年暑假,劉環環再次回到家裡,沒有看到弟弟。她想弟弟,就到學校里找他,到了那裡,才知道弟弟早就輟學了。
劉環環瘋了似的回到家問父親,父親這才告訴她,是她弟弟主動提出退學了,並要求父親不要告訴姐姐,現在,弟弟在縣城一家工廠打工。
也就是那一年,懂事的弟弟用自己的工資為姐姐買了第一台電腦,因為他記得姐姐曾經說過,“天天去網吧查資料着畢業論文,忙死了”。
劉環環想起這件事,臉上的肌肉微微顫抖,“我是那麼的不懂事,為什麼我沒有決定退學?我欠了弟弟多少啊?我這是欠了弟弟一生的幸福啊!”
是的,劉環環覺得自己欠了弟弟一生的幸福,這是一份一輩子都無法償還的債務。
不是結局
劉環環畢業後有了自己的工作,家裡的經濟條件也慢慢好了起來。
一年後,劉環環找到了自己的男朋友,並於年底結婚,對於弟弟和家裡,劉環環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着,她給家裡翻新了房子,並把父親接到身邊,她要把父親該承擔的責任全部挑起來,唯一的缺憾就是媽媽依舊毫無信息。
劉環環把母親的信息發佈於各個尋親平台,並求助於有關部門。
“有母親的地方才是家,沒有了母親,我感到連個根都沒有。”不久,劉環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愈發感到“媽媽太可憐了,我要讓她看到我們現在的好日子,我要讓她回家享受母親所應得到的幸福。”
而現在,她的願望不僅僅是找到媽媽,還要找到媽媽的老家,媽媽找被人販子拐賣後,儘管現在也有了丈夫,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也都長大成人,可是她的老家在哪裡?媽媽的媽媽是不是也在尋找女兒一輩子了?
劉環環開始整理媽媽的信息,她發現,在媽媽的留下的信息里,有關地址方面的,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哈爾濱。
於是,劉環環就向哈爾濱電視台求助,不久,真的找到母親家裡人的信息。找到了劉環環的舅舅。
舅舅已經頭髮白了,他們也一直在尋找環環媽媽,在電視台上,劉環環和自己的舅舅擁抱哭泣。
環環哭着對舅舅說,“對不起,我把媽媽弄丟了,你打我罵我都行,我好想我的媽媽”,這句話,讓在座的人無不瞬間淚下。
然而,就是到了現在,媽媽依舊沒有找到,也許……
媽媽,你在哪裡?你去了哪裡?你把自己的孩子忘了嗎?
媽媽,你回來吧,我對不起你,是我把你弄丟了,是我害得弟弟沒有上學,媽媽,你回來幫幫我!
媽媽,你在哪裡,你不在,我去哪裡找到家?
這就是劉環環最後哭泣着說的話。
是的,母親在,家就在。
沒有媽媽的孩子,就是根漂浮不定的浮草。
隨風搖擺,把對媽媽的呼喚,傳向四方……
願女兒的呼聲,會有媽媽的回應……
(這是本欄目第11個真實故事,多謝大家關注,如果你有故事,請和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