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聽說未來的“姑爺”要上門,心裡甭說有多高興。女兒小倩是一名幼師,在鎮上辦了一家幼兒園,二十六歲了還是單身。在農村,女孩子這個年齡算是大齡剩女了。劉阿姨心急,就省去了見面這一環節。
小倩是經人介紹認識小夥子的,聽說小夥子家庭條件相當不錯。雖然不是達官顯貴,卻也是一方富賈。父親是做木材生意的,國內國外都有生意往來。母親開了一家超市,家裡就一個孩子,好像在鎮上做什麼生意,還說他們家在省城置辦了二處房產。雖然在同一個鎮上,“姑爺”家的家底,劉阿姨也是聽介紹人說的。
恰逢國慶,又是鎮上趕集,集市熱鬧非凡。小倩打小就愛吃糖醋排骨,並且是軟排,嚼起來“咯噔”地響,很有嚼勁,劉阿姨自然忘不了要買上一點,也好讓姑爺知道,女兒好這一口,以後懂得“疼”小倩。
劉阿姨在市場轉了一圈,很快就把要買的東西買好了,只差排骨沒買了。她到肉攤看了一看,排骨倒也還多。在農村,排骨並不受歡迎,往往是和着肉賣,只有在外打工回來的人,才喜歡排骨。
肉攤老闆臉上堆着笑,嘴也很甜,逢人就打招呼,眾多人都被他的熱情打動。
“小夥子,給我來幾根排骨。”劉阿姨看中了幾根肋骨,肋骨大多為軟骨,脆骨,肉質也瘦,口感極嫩。
“好嘞,你稍等。”小夥子邊砍着肉,邊說。而後利索地剝下幾根肋骨。這時,劉阿姨接到小倩的電話。
“喂,媽,你怎麼還不回來,現在都快中午了。”小倩在電話里催促母親早點回去。
“閨女呀,不急,正在買肉呢,馬上就回來。”劉阿姨說。
“我爸來集市找你了,他忘帶手機了。”小倩說。
“出門丟東落西的。好,我曉得了。”劉阿姨掛了電話。
這時小夥子早已把排骨砍好,裝在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子里。等劉阿姨打完電話,他又放到秤上稱了一下,說:“阿姨,你看,一共五十八塊。”
劉阿姨給了錢,匆匆離開肉攤,不久找到了丈夫唐曉東,丈夫到超市買了二瓶五糧液,夫妻倆便回了家。
回到家,一家人忙開了,就等姑爺上門。自然還叫來不少親戚。家裡熱熱熱鬧鬧,喜氣盈門。殺雞宰羊,忙得不亦樂乎。劉阿姨並且還從鎮上餐館請來了廚師,要高規格接待客人。
劉阿姨特意交代廚師,要做一個糖醋排骨。今天也是小倩的生日,她自然是主動,得多為她做幾道愛吃的菜。諸如,糖醋排骨,酸菜魚,紅燒肥腸,紅燜羊肉等,當廚師準備做糖醋排骨時,卻怎麼也找不到排骨,只發現一袋“碎骨”。劉阿姨一看傻了眼,心想,一定是賣肉的趁自己打電話,掉了包。劉阿姨破口大罵:“現在的人,也忒沒良心了,盡賺些黑心錢,明明是買了排骨,卻給我一包骨頭,真該雷打電劈,不得好死。”
“是不是拿錯了?”廚師問。
“那時沒人買骨頭,怎麼會搞錯,一定是故意的。”劉阿姨氣憤地說。
“媽,人家忙,也難免出錯,算了,不要生氣了。”小倩說。
眾人也紛紛勸劉阿姨,劉阿姨這才平靜下來,心裡卻依然在恨那個肉攤老闆,年紀輕輕的,就昧着良心做出這等事。
小倩與表哥賴清河從小一起長大,表妹的男朋友上門,自然要來湊熱鬧。表哥愛喝酒,他可是一位二級品酒師,還特意帶了幾瓶好酒過來。賴清河有一個習慣,見到酒總要“研究研究”,辨別一番後,便滔滔不絕地講起酒文化,以及酒的口感、質地、真偽,甚至怎樣鑒別。
小倩的父親平常也喜歡喝點小酒,大多是自己用糧食做,或到街坊打些散酒,喝高檔酒還喝得真少,見外甥來了,便拿出買回的二瓶五糧液出來,讓外甥辨別是真是假。
賴清河剛拿起酒,看了外包裝,就感覺不對。他刮開防偽碼,字基本刮沒了,根本無法分辨,而真酒刮開塗層後,防偽碼清晰,發送短信到指定號碼,可以查詢。他拉開白色塑料拉口,斷口鋸齒粗扁,很不規則,而真品斷裂邊緣是很規則,鋸齒細長。從這兩點,初步可以判斷是假酒。
經過一看二聞三嘗後,賴清河說:“這酒是假酒,為酒精兌水製成的仿製五糧液。酒氣刺鼻,喝下後喉嚨刺痛,並有明顯苦味。”
“怎麼會這樣,還花了好幾百一瓶。”唐曉東說。
“趕緊把它扔掉,我給你帶來了好酒。”賴清河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
“是不是那家‘金三角’超市買的?”不知誰問了一句。
“是的。”
“那家超市專門賣假貨,老闆是一個女的,聽說她兒子是一個屠夫,賣肉也喜歡耍小動作,缺斤少兩,往肉里注水,以次充好……”
劉阿姨聽到這裡,似乎想到了什麼,臉色漸漸變得難看,呼吸也變得急促,肺似乎也要炸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