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天起?我們開始了一天兩頓的生活,一天兩頓的饃菜湯:米稀飯,自己烙的餅,自己腌的蘿蔔絲。
湯水稀的雖然不用數米粒,和以前稠乎乎的米粥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以前我買的水果蘿蔔基本都是生吃的,啥時候搞過生腌蘿蔔?至於饃,都是我頭一天晚上發麵,第二天早早起來做完核酸回來烙的。
今晚媳婦看見饃菜湯,弱弱地問了我一句:“哥,咱能在微信里問一下么,等了三天了,物資都沒來?能不能給超市在微信里打個招呼問問,能先賒點挂面和菜吃吃么?”
看着媳婦期待渴望的眼神,我笑着告訴她:“能有吃的已經不錯了,你知道嗎?小區里一哥們在微信群中發言,家裡就剩一個饅頭了,也沒見他收到回信,還是他那棟樓的鄰居說送他幾個饅頭先墊墊。”
俺家現在還有一些吃的,多虧了媳婦當初的鬧騰。
十三天前,我們小區封第一棟樓的時候,媳婦自己也說不出個123,就是死鬧活鬧,非要再買一些東西屯着,哪怕放壞呢,不買就一直跟我鬧,給我臉色,沒辦法,只好買了一些。
現在媳婦朝我瞟傲嬌小眼神的時候,我也不得不服氣,有時候,女人的第六感,准得嚇死人。
接下來,我們小區又接連封了兩棟樓,到現在為止,封一半了(聲明一下,我們小區從開始封控,一直就沒解封,封的樓也是在封控期間封的)。
這裡特別友情提示一下,有孩子的,為了孩子健康考慮,別讓小孩子在外面跑了,大一點的,給孩子解釋好,說明白當前的嚴峻形式,小的想辦法陪孩子在家玩吧。
還有就是希望這次疫情過去之後,大家能不要忘了這次疫情生活中的艱難,改掉之前不良的浪費習慣,能夠珍惜糧食,珍惜一切可以節約的資源。
接下來,媳婦既然提了要求,再難想辦法也要完成,主要是家裡的菜就剩兩個蔫巴的泡椒了,雖然腌的蘿蔔還能兌付兩頓,兩頓之後呢?
雖然我裝得生氣十足的,拍胸脯對媳婦說:“哪裡能餓着你?”
也只是虛張聲勢安慰安慰她而已,前天下午小區外面停了一輛大巴,把她嚇壞了,這幾天都蔫噠噠的,不管啥時候是一副沒睡醒的樣,老讓人心疼了。
作為老來伴,為了我們的可持續發展,還是得去問問相關人員物資的事,不然心裡沒着落,覺都睡不安穩了。
鄭州的友友們,你們那裡的物資採集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