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對一群小女孩說,“我的手上有5塊糖,但你們卻有6個人,你們覺得,現在應該怎麼分這5塊糖呢?”
這個問題對女孩們來說,就像一道複雜的奧數題。
但很快,有人用另一種方式解開了這道數學題。
其中一個女孩說,“我知道,我不吃,她們一人一塊,就夠分了。”
這個想法很是另闢蹊徑,成功將一道數學題變成了腦精急轉彎。
女孩們都很開心。
這個人也笑了笑。
然後,按照女孩說的話,將手中的5塊糖分了出去。
其他女孩們更開心了,而那個剛剛回答說自己不吃就夠分的女孩子,此時,表情看起來有些可憐,儘管她儘力做出不在乎的模樣。
等小女孩們散去後,這個人看着她們的背影,嘆息道,“看吧,懂事的女孩子,是沒有糖吃的。”
懂事的女孩子,願意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利益。
可沒人能體諒,她究竟是不是真的開心。
我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要當一個懂事的女孩。
所以,家裡的家務,要主動去做;去別人家做客,要主動幫忙。
長輩的話,不能忤逆;對於別人,要遷就忍讓。
後來——
我長大了,可骨子裡的懂事,依舊沒變。
於是,在職場中,我習慣性的不敢推脫別人交代的任務,主動去像周圍的人示好,對於別人的請求,我從來都不好意思拒絕。
並且,直到現在我去親戚家做客,我都無法安心坐着,因為感覺自己什麼都不做,就充滿了罪惡感。
可是,我懂事的背後,收穫的,不一定全是善意。
在職場中,平日里極好說話的同事,因為一個文件來不及幫她處理,於是她瞬間翻臉,還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告訴了老闆。最後在老闆的眼中,我成了那個最大的惡人,即使他知道這個工作並不是我的。
而我本着善意幫忙的親戚,開始隨意指使我做事,甚至在我停下來做自己的事時,還催促我,我若是不幫她做,還會抱怨說我偷懶,儼然已經把這件事變成了我的義務。
懂事的女孩子,想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情緒。
可沒人知道,她背後受了多少的委屈。
懂事的女孩子,她們總是克制,包容,擅長寬容所有人和事。
但她們卻常常因為懂事,受盡委屈。她們內心掀起風暴,可最終,只能暗自療傷。
其實,我想說,女孩,你可以不用太懂事。
你不用太過在意別人開不開心,有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
你不用考慮自己不去幫忙,他們會如何看你。
你不用太過包容,你不用想罵人卻息事寧人。
你不用以善良待人說服自己,也不用被人看清還不能反駁一句。
你不用再顧慮,也不用再恐懼。
你不用羨慕那些被寵溺的孩子,他們有活的自由自在的底氣。
其實你也有底氣,你的底氣,就是你溫柔而強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