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我在等等

2022年10月03日22:01:46 故事 1377

本文刊於20220926《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



反倒像看見舞台上的走位標記,沿着指引,阿張在老同學面前,又走‬成了一個格局大而調子低的厚重人物。



他讓我在等等 - 天天要聞



兩年前,阿張在海軍醫院走的時候,是個秋日晴天。午後的陽光,落在剛剛離世的阿張臉上。沒有人忍心將他鼻端的氧氣管除去,我們圍床注視着他。


護工說,請上來兩位男人。同學海波托住阿張頭部,我俯身抱住阿張穿着新皮鞋的雙腿,有42碼字樣的鞋底,抵住我的胸口。兩名護工分立兩側。


整個上午,阿張肺功能迅速壞死,呼吸難上加難。而此刻,阿張已經永遠不需要令他無比痛苦的呼吸了。剛過六十的他,身體沉沉,聽憑擺布。四個男人托起他,輕輕移入一隻淺色的無紡布袋中。尼龍拉鏈緩緩拉上,吱吱叫着,聲音似曾相識,阿張的一生就此關閉。心痛,讓我意識錯亂,瞬間幻覺,躺在那隻布袋中的人是我;又通靈般清澈,記起拉鏈的吱吱響,正是老鼠行動時的叫聲。待回過神,我已跟着隊伍在走。前導,是四輪擔架上那隻沉默的淺色布袋。



他讓我在等等 - 天天要聞



1975年,阿張在向明中學附近幾乎家喻戶曉。鬥毆校園,他追敵幾十米的腳步聲,嚇白了女同學的臉。當年,說他是問題少年,他確實從工讀學校出來,中學兩年級時成為我的同學;說他是懵懂之人,當時他不過就十四五歲。


幾年前,分別四十餘年後,中學同學鬼使神差地開始聚會。記得1978年畢業慶典時,各班考入大學的形成一堆,其餘的又是一幫。包括去拍照留念,也是這樣自動分檔。很奇怪,一俟走入花甲,卻又像什錦糖一樣類聚。看得上的、談得來的,就成一夥,完全忽略社會角色。從一級教授、留洋科學家、當年的紅團團長、演員、精神疾病專家,到拉麵館業主、物業保安、殯葬小店老闆、當年的工讀學生、差頭司機,齊聚一處。


我們和阿張等十人,在朋友開的小酒館,喝過一次酒,特別愉快。出席者的經歷,都色彩繽紛,個人化強烈。隔行聊天,都覺得長知識。


這些十四歲就相熟的同學,有些人早已出人頭地。好玩的是,大家一點都沒有忽視十四歲時,男同學間自然形成的尊卑排序。少年時的座次,以最不容他人欺負者為最大;不計背景、不計貧富、不計功課優劣。阿張這樣的,當年真的擁有最大的話語權,這是那個年代的實情



他讓我在等等 - 天天要聞



今日的老同學,極給阿張面子,對其恭敬有加。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是社保低保者,反而從他身上讀到了走過山山水水後的持重。而阿張也明白放在時下的秤上,自己的斤兩。只是,休眠了幾十年的心理優勢,條件反射般地蘇醒了。阿張感受奇妙,又克制着舊日的囂張。這種收斂,並沒給他帶來壓抑,反倒像看見舞台上的走位標記,沿着指引,阿張在老同學面前,又成了一個格局大而調子低的厚重人物。大家都在說,阿張在三教九流層面的閱歷,不是讀了幾本書的人,就可同日而語。


阿張確實遭遇了種種歷練,底色上,多了明智、通達和樂於成全。這些色彩,在扶搖直上的同學身上,不一定就能見到。不同的江湖,催生不同的羽毛,只有差異,莫辨高低。


宴席在深夜散了,阿張想儘快重複當日的快樂,在近期原人原地,再聚一次,由他做東。我覺得時間接得近了,儘管阿張做得隱蔽,但還是能看出他的拮据。平常,你會碰到有人突然從口袋摸出很厚一沓現金,搶着買單。如果每回如此,或是偏好;而七八里有一,常是進項不太穩定,又想得到些體面,阿張即是後者。此外,他有時帶着兩包不同的煙,好一點的用以待客。這些也是我建議押後的第二原因。阿張想請客的小小願望,因我的好意而落空。此刻想來,不無傷感,所有好事,應趁早才是。


這些年,阿張在市面上的角色,比平常還要平常。有過起伏的落寞者,在家庭中常是陰鬱而敏感之人。或許,有的丈夫,可以在重大關頭為夫人降伏一頭猛虎,但平日里,自己又是老婆身上的五隻螞蟻,不見得致命,卻令家人煩透煩透。阿張已經沒了打虎的本事,但他絕不是敏於計較的螞蟻。他平時對親人的周到和豁達,應是優於同輩的。雖沒有直接依據,但從兩個細節中可以推想。


阿張去世前的那天上午,人已無法躺平,呼吸極困難,唾液垂落不斷。除他太太以外,我瞥見他太太的兩個妹妹,一直在為姐夫擦凈嘴角。平時讓人不屑者,怕是很難領取到這種關愛的吧。在阿張大殮時,他太太和前夫所生之女,代表家人致答謝詞。在很多處,她含淚稱阿張為我的爸爸、我的爸爸,聽得我心顫。可以想象這個繼父的日常行為,是得到這個女兒敬重的。不曾想到,少時無比兇狠的阿張,後來做兒子、丈夫、女婿和繼父這幾個角色時,能優良到這等級別。


他讓我在等等 - 天天要聞



當然,阿張也有幾十年來未變的地方。


想從他的臉上讀到溫和,還是件難事。穢語的頻繁和炸耳,依然不失過去的水準。 有一次,在露天喝咖啡。我說,我們都六十歲的人了,罵爹罵娘的話,起碼要少一點吧。阿張兇惡地朝我翻了一下眼珠,說,啥意思,教訓我啰。


我以為,這個阿張,還是碰不得。沒想到他接著說,兄弟,對不起。到這把年紀,好壞,還是懂的。過去,我一直一勺一勺喝咖啡。突然,有個女人對我說,朋友,只有腦子被槍打過的人,才這樣喝咖啡的。這種話,聽起來比罵娘還難聽,我真想把桌子給掀了。但就憑這句話,我娶她做了老婆。兄弟,我答應你,試試看好嗎?


不常見面,少了提醒,阿張的修正尚無起色。他只有一套表達情緒的語詞,也清楚極不上檯面。長年以來,一瞪眼,嘴裡早已自動彈出污言。幾次見到阿張,他總是說,兄弟,這件事我是上心的,我會多多少少弄得清爽一些的。


現在真的是清爽了,連他的人,都弄得不見了。


77屆大多肖鼠,我總覺得,那個屍袋拉鏈,發出老鼠般的吱吱叫聲,是阿張在臨行前對我說,他答應的事,沒來得及完成,讓我再等等。



他讓我在等等 - 天天要聞

20220926《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版面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