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遠嫁廣東 ,三年沒回家。
三年前她生了個兒子,屬龍。南方講究,五年不能過江過水,孩子太小,氣場太弱,怕有什麼不測。我不信,女兒也不信,但牽扯到小孩子,誰也不敢強求。就這樣,我們只能在電話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了。”
女兒又懷孕了,想要回家,爺爺花錢求了平安符,她們要回來了 。
我提前兩小時到的機場, 我想女兒,更想那個只見了一面的小外孫(他是在我去喝滿月酒的時候抱過他)。飛機晚點,整整兩個小時,期間四個小時的煎熬可想而知。千盼萬翹,廣播終於傳來了接站的消息,我第一個跑到接站口,通過欄杆急切地往裡面尋找,當聽到 “媽媽” ,那熟悉的聲音讓我的心臟瞬間窒息了一秒鐘----我看到了女兒的背影,還是那麼單薄的,旁邊一個瘦瘦的,小小的身影,靜靜地立在那裡,一動不動,大大的腦袋讓人聯想起小蘿蔔頭----是我的小外孫。他不像一般男孩子那麼調皮,很安靜,如果不是拉着媽媽的手,你真還把他當成了櫥窗模特。他不認識我,我想和他親近的時候,他怯怯地直往媽媽身後躲,不接我給他的任何東西----嗨,他把我當成了陌生人。
這種陌生只維持了短短一個晚上。第二天小傢伙就不把自己當外人 ,他會分析看事態,他看見我和媽媽的親密,就會分析,我是媽媽的親人。他聽見媽媽叫我媽媽,他皺着眉頭琢磨了一會,最後他分析道“外婆是媽媽的媽媽,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奶奶寵他,外婆也會寵他。於是乎,這家變成了他自己的家。他一秒鐘都不停地追纏着這個“小外婆”(不知他怎麼就把我歸為“小”)。我們玩的是電視連續劇,小姨給買了一套玩具餐具,我們便做飯,燉湯,煎魚,炒菜---- 全乎得很,垃圾桶,冰箱,洗衣機,抽煙機,水籠頭,空調----應有盡有,當然都是替代品。我們還有一群小夥伴,小女兔,小兵兔,黑孩子,小毛驢,大灰狼----我們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床,自己的沙發。我們做早操,唱“打靶歸來”,我們表演節目,唱“黑孩子”,唱“小毛驢”唱----他笑眯眯地看着我,小眼一眨巴一眨巴,看似漫不經心,等我們不在意的時候,他竟然把那些歌曲唱得繪聲繪色,連轉彎,咬字,音高,動作,表情,都是活脫脫的一個我。
除了睡覺,他都在我這邊。睡覺醒來,就自己跑來找我 ,還會拿把,站在門口,裝作不看我,等我去主動抱他,還是不理,就躺在地上,再不理,就自己上來打人。從他來了,我不敢正面躺着,都是右側躺着(我有膽結石),然後還要手抱着頭,防止他突然的襲擊。我只要看他來了,就會趴下來,他就會在我 身上跳來跳去,把我的頭當氣球坐在屁股底下,還問我:“外婆,你敢坐氣球嗎?”我當然不敢。有一次我惹了他,他雙手抱頭,半斜躺在枕頭上,左腿搭在右腿上,獃獃的,一會嘆了口氣,說:“討厭個小外婆,可我也不能把她卸了啊!她是媽媽的媽媽啊。”那口氣,無奈的讓人忍俊不禁,我們都哈哈大笑。
小傢伙會吃醋,會嫉妒。小姨領着妹妹來了,小姑娘才11個月。這混小子來氣了,開始是公開的拍一巴掌,拽一把,在我們的呵斥下抽空偷偷地打一下。其實他是吃我的醋,小姑娘來了,我不能一心一意地和他玩連續劇了,小姑娘總搗亂,他煩,嫉妒我和小姑娘的親密----外婆是他的,是他自己的。這天他又打妹妹,被媽媽呵斥,我在屋裡躺着,他進來了,使勁地推了我一把,兩眼直勾勾地看着我 ,那眼神,委屈,不滿,責問,更多的是期盼。我說:“呀,委屈啦啊!媽媽罵你了。來,外婆抱抱。”他小嘴一癟,是真的委屈,不是平日的裝委屈,緊緊地摟着我,一會就說:“外婆,你和我玩吧。” 是啊,妹妹來了,我沒和他好好地玩。我說:“好,來,咱們玩。”我們正兒八經地開始電視連續劇。正在興頭上,小姑娘拽歪拽歪地
來了,一下子抱住了我的後背。這還了得,小子急了,破着嗓子喊:“你走,你走,外公你抱走。”最後竟然哭了。我說:“快抱走,那個還小,不懂事,抱走吧。”
他很會為自己辯駁,也會討好你。這天他又和媽媽上磨嘰了,媽媽不理他,他哭着說:“媽媽,我不是哭,我是撒嬌。”“是哭,眼淚都出來了,怎麼不是哭。”“媽媽是它自己出來的,不是我讓它出來的,我真的不是哭。”有時候我學他,他就會討好我說:“你不是哭,你明明就是撒嬌嘛!”
他在大連玩野了,不想回去了,誰要說要回去的話,小臉立馬拉下來。這天我們玩我家的對講機,我說一句他學一句:“XX嗎?我在大連,你叫快遞把我送走吧----”說到這裡,他的臉拉下來,口氣就急了,我還沒說下一句,他自己來了一句,氣哼哼的:“外婆不要我了。”我們都哈哈大笑,我趕快討好的說:“要,要,外婆要你。”
----真快啊!轉眼近三個月過去了,女兒要走了。縱有千萬般的不舍 ,她們還是要走的。女兒回家了。回自己的家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她們回家,有着諸多的意思,是回“ 娘”家,或是“婆”家,說話的時候也會“媽家,婆家, 自己家”。她這次回來,是回到生她養她長大的原始的家,不是真正意義的“家”了,千般萬般的不舍又能怎樣?小時候那個依你賴你纏你的孩子不見了,長大了,輪迴的是她的孩子如她小時候依她戀她纏她了。看着一家三口漸行漸遠的背影,還能說什麼?生命就是這樣,孩子早晚要長大,翅膀硬了,要單飛了,剩下兩個老家雀窩裡吃,窩裡斗,最後窩裡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