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往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再探罕山

2021年05月06日21:00:10 故事 1568

封三郎拍了拍秦夢野的肩膀說道:拜弟,不如我們先下山,等明日把裝備準備妥當後再上山,我還有點東西放在山下沒帶上來,正好我下山一趟把東西都帶上來,準備闖一闖這下面的地陵和藏寶地。秦夢野點了點頭,我們各自收拾好東西,順着小路悄悄下山返回了客棧,蒙格罕山只有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左右,在舉行拜山祭祀時,才會變得特別熱鬧,由於崇拜和畏懼這座神山,當地人平時極少會在山中逗留,更不要說到山頂了。

我們回到客棧後,我把莫日根、卓日倫、郭布勒·哈索、郭布勒·布庫和探金神眼都召集到一起,把今日探山的情況簡要說了一下,最後定下來明日讓莫日根、郭布勒·布庫和四名鄂倫春獵戶在客棧留守接應,由封三郎、秦夢野、我、卓日倫、郭布勒·哈索、陳道士和探金神眼準備好裝備後再次上山。封三郎列出了一份需要的裝備採購清單,交給莫日根、郭布勒·布庫倆人,讓他倆次日去店鋪分散採買,而且特意叮囑他倆,一定要注意隱藏好自己的行跡,盡量不要被當地人注意到。等把這些事情都安排好,我們要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既是慰勞一下大家的辛苦,也是為了明天再次上山壯壯行色,酒足飯飽以後,大家都各自去歇息養精蓄銳,準備應對明天上山將要面對的未知變數。

次日一早,莫日根和郭布勒·布庫分頭行動,按照封三郎列出的採買清單,分別到幾個店鋪去採購這些需要的裝備,等把所有的東西都採買齊備後也已經到了中午,我們點了一桌飯菜,大夥慢慢食用,一個時辰以後,所有人都吃的飽飽的,我私下叮囑莫日根,此行吉凶難料,如果我們順利得手,我會在每一天的卯時發射旗花聯絡信炮,通知他們進山來接應我們。 吃過飯後,我們七個人背着背囊分散開進山,約定在半山腰匯合,一個時辰之後,所有人陸續匯合在一起,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我讓戰神狼獾嗅着昨天留下的氣味在前面帶路,其他人跟隨在後面,又用了半個時辰,找到了我們當初留下暗記標識的地方,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了。我們在附近找到了二個間隔很近的山洞,七個人分成兩組進入山洞中,到了晚上,山上的溫度很低,山風很硬,山風吹過,遠處能聽到山林中群鳥歸巢的振翅聲和山中野獸的吼叫聲,我們幾個人在附近撿拾了一些枯枝和乾柴,在山洞裡生起火堆取暖,今兒晚上只能在山洞裡住了,其實午後上山挺好,能盡量避開行人,免得引起當地人的懷疑,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就上了山,等到明天早晨天一亮,我們就可以按照昨日留下的標記挖掘通往地下的坑道,然後直入地下一探虛實。我們每個組分派出二個人負責在洞口輪換值夜,我和秦夢野一組,由秦夢野值上半夜,我來值下半夜,另外一組則由陳道士值宿上半夜,探金神眼下半夜,一旦遇到突發情況,立即喚醒眾人。等一切安排妥當後,大家紛紛鑽進狍皮睡袋裡抓緊休息,養好精神好應對明天的重任。

到了丑時光景,我接替下秦夢野,讓他抓緊休息,一夜無事發生。當晨光微亮,天近卯時時分,所有人慢慢醒來,我們把各自攜帶的乾糧和肉食放在幾塊墊高的平整石頭之上,下面堆放柴火烤熱石頭,沒一會,乾糧和肉食都被烤熟了,抓緊吃完早飯,我們取出工具在標記處開始進行縱深挖掘,封三郎讓莫日根採買的是五把十字鐵鎬、五把樺木尖鍬、五把精鋼扁鏟,此處地勢表面上是一堆亂石,等把亂石堆清理乾淨,封三郎和秦夢野又仔細勘察了一遍這周圍的環境,然後兩個人標記出下一步挖掘的四個探洞位置,我們幾個人開始輪換挖掘,在各自相距五米左右的地方往下打出了四個探眼,先用十字鎬破壞堅固的地表層,初始的地表層很難弄,在十字鎬和扁鏟的配合下,慢慢向下挖出了五米深、直徑在一米左右的四個豎直坑洞,隨着坑道逐漸深入,下面土層顏色也開始發生變化,起初挖出來的只是一些碎石,隨後陸續有乾燥的灰土、黃土出現,漸漸的在下面土色之中開始夾雜着一些綠色和細碎的草木碎末,而且土質也是逐漸變得鬆軟。封三郎和秦夢野各自抓起一撮土放在鼻尖細聞,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同時說出了三個字:五花土,這兩個人相視一笑,從他倆的表情上判斷,看來這個地方我們是挖對了。

我沒明白他倆口中所說的五花土究竟是什麼意思,急忙向封三郎請教,封三郎看到陳道士、探金神眼、卓日倫和郭布勒·哈索還在繼續向下挖掘,挖洞的進度絲毫沒受影響,趁這空閑的功夫,封三郎就給我普及了一些盜墓行當里的知識,封三郎告訴我,大凡是地陵所在地,在修建時,都要先將坑中各層顏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來,等把棺木下葬以後,才會將這些混合土重新回填至墓坑中,這就形成了混合土壤,也就是俗稱的五花土。

一般情況下,五花土是發現地下墓葬的重要線索。死土是指未經挖掘過的土層,如沉積土、沖積土、黏土、沙土,這種土層厚薄不等,顏色不一。活土則是耕土、夯土、路土、燒土、灰土、花土、淤土等,而黃土、沙土、黏土由於土質不同,顏色也都不一樣。大體上能有白、黃、紅、暗紅、黑等幾種顏色。在地下修建一座墓穴,最後都會在地面附近留下一個長方形的出入口,也就是暗門,在此處向下再挖掘幾米甚至十幾米深,然後橫向掏出一個洞穴,等把棺木埋好後,再用條石封堵墓門,將挖上來散亂堆放在地面上的雜色土壤,重新填入墓道中層層夯實,自然土經過開挖和回填,會打亂原有土層單一的顏色和分界,變成了多種土層的花土,重埋的花土即使年代再久遠,也不能再融合成一種土色。墓道中的回填土雖然經過了層層夯打,也不如自然土質緊密堅硬,那些沒有填完剩下的土,會遺留散落在墓道周圍,形成撲騰土,它與墓道里的花土相同,但是厚度不大。一般只要能挖掘出撲騰土,便可以確認墓道的大體方位。所以經過初步的鑽洞辨認,便可以大致計算出墓道、墓室的規模和整個墓陵長度,至於對墓葬的年代推算,則主要是依靠墓葬的形制,墓室棺木的顏色、圖案和隨葬物品等綜合判定。一般而言,掘洞後如果能挖出來鹵花土、白花土或者紅花土,都說明地下土層中有蹊蹺,有經驗的盜墓者還能通過分辨地下土質的變化,判斷出下面是否有陵墓,而且根據從地下土層中提取出來夯土的顏色變化,還能大體判斷出究竟是哪個朝代的墓葬。西周墓或東周墓一般是長方形的方坑墓,如果用探桿打眼,確認地下的墓形是方坑墓,盜墓者通常會在墓壁的左、右,靠近中部的位置再打洞,這樣往往能直接打到墓底位置。而不採用在棺木中常放置陪葬品的頭部和足底打眼探洞,稍有不慎就容易破壞陪葬品,俗稱左肩右腳俱是寶。只需要打通到墓道底部就可以了,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護棺木中的珍貴葬器,確保隨葬物品品相完好,出手能賣出好價錢。

如果在墓土裡挖掘出青銅和朽木的碎末,基本上就能確定是商、周時期的墓葬。在商代的貴族墓內,大多都是木質槨室,用粗大的木料修築成方形,一般都留有南北二個墓道,槨室外陪葬着代表身份地位的青銅器皿。而周代的大墓大多都是土壙木槨,墓室多是用井乾式大木砌成。墓室中會堆積石條或石板來加固,放入一些積炭則是為了御濕除水,防止墓室內受潮。而且多會在墓牆後面填充大量的流沙用來防盜。各朝各代對墓內的棺槨都有着嚴格的規定,即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二重。隨葬的禮器規定天子、國君為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諸侯﹑貴族的墓內,大多設有車馬坑和船坑,而且常常是夫妻合葬,把男、女分葬在兩個緊靠的墓坑棺槨中,這就是異穴合葬。隨葬的規模也要視墓主的地位、身份尊貴而定。盜墓老手甚至能通過嗅覺,根據地下朽木和青銅氣味的差異來判別出墓葬的等級。 在墓土裡如果發現青膏泥、青銅器、積炭,這處墓穴多半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在春秋、戰國至西漢的貴族墓坑中,會填充進去大量的青膏泥,這樣可以給棺槨營造一個與空氣隔絕,密閉很好的環境,能更好的保存棺槨。如果在墓土裡能發現硃砂和水銀,十有八、九遇上的是秦、漢時期的墓陵,在秦、漢時期的墓葬里,墓主通常會在修建陵墓前,向墓坑之中灌注水銀和硃砂用於防腐。秦、漢時期普遍用橫穴當墓壙,用青磚和石料修築墓室,在古代棺槨是並稱,都屬於葬具分類。到了西漢中期,各種橫穴墓,特別是東漢的磚室墓和石室墓都很流行,墓室本身就起了槨的作用,又可稱之為磚槨和石槨,而墓室內的葬具則是有棺無槨。漢墓中的隨葬品和春秋、戰國時期相比,青銅器的數量明顯減少,漆器的數量開始逐漸增多,在墓室里常常會發現陪葬了很多大型陶器。 豎穴木槨墓、土洞墓、橫穴磚室墓是漢代墓葬的主要形制,受歷史傳承的影響,漢代豎穴木槨墓的結構與先秦木槨墓大體相同,通常是由地面垂直向下,先挖出來一個長方形的土壙,作為放置棺槨的主墓室。槨室的構造一般為長方形,槨板結合,以凹槽榫卯為主,槨內可以再分隔出大小不同的空間,裡面再放置棺木和墓主平時喜歡的一些物品。棺木的形狀以長方箱形居多,也有的會在靠近頭部的棺槨或棺板結合處使用榫卯或棺釘固定。槨室之外的填土,大多是使用了防潮的白膏泥和積炭,少數高級的墓底會預先留出排水設施。

起初在挖掘墓室時,為了方便,盜墓高手在墓坑口通常會挖出斜斗的形狀,盜墓人很忌諱別人把自己稱作盜墓賊,雖說乾的這行提上不上檯面,但也希望能有個含蓄的叫法,倒斗一詞就來源於此。典型磚室墓的構造基本上是從地面向下挖掘出一豎立的深坑,在豎坑的底部再橫開一穴,在此橫穴中砌成墓室,置棺於其中。有些磚室墓內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磚室就築在豎穴底部,不再開橫穴。土洞墓的洞穴其實與磚室墓的橫穴相似,即由地面向下挖掘出來一個豎穴墓道,挖到底部之後,再向旁邊橫挖出一個洞穴,最初做為放置隨葬品的龕室後來逐漸擴大,成為放置棺木的耳室,大型的土壙木槨墓除帝王外,諸侯王多採用黃腸題湊的墓室形制, 題湊是一種古老的葬制,始於上古時期,多見於漢代,到了漢朝末期就已經很少見了,黃腸題湊這種葬制和當時國勢的盛衰存有很大的關聯。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