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鏈球運動是通過旋轉在專項運動方向上產生器械最高出手速度的速度力量能力。鏈球的球體用鐵製成,上面安有鏈子和把手。擲鏈球必須在直徑為2.135型投擲項目。該項目要求運動員具有高協調性和在高速的旋轉中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鏈球的球體用鐵製成,上面安有鏈子和把手,擲鏈球必須在直徑為2.135米的圓圈內進行。運動員雙手握住柄環,站在投擲圈後沿,經過預擺和3~4圈連續加速旋轉及最後用力,將鏈球擲出。
一、擲鏈球發展概況
最早的鏈球並不是圓球形,而是打鐵的鐵鎚。中世紀時,愛爾蘭和蘇格蘭的鐵匠和礦工喜歡在工余時間用帶有木柄的鐵鎚進行擲遠比賽。19世紀中葉,英國的一些大學裡出現了鏈球這個田徑項目。1873年,牛津大學一個學生把鏈球擲出36.26米。1874年,劍橋大學一個學生把成績提高到42.05米。此時的鏈球已經是一種用鉛做成的球體投擲物,重量一直是16磅(7.257千克)。19世紀80年代,投擲圈的直徑為2.135米。1890年前後,美國人把鏈球的木柄改為鐵柄,後來又改成鋼鏈。
擲鏈球最初採用原地投,後來逐漸改為側向投和旋轉一圈投、兩圈投、三圈投,現在的運動員多採用四圈投。男子鏈球重7.26千克,總長117.5~121.5厘米;女子鏈球重4千克,總長116.0~119.5厘米。比賽時,運動員必須在直徑為2.135米的圈內用雙手將球擲出,鏈球必須落在弧度為40°的扇形面積內才有效。圈外設有“U”形護籠,以確保投擲安全。男子鏈球於1900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女子鏈球於2000年被列人奧運會比賽項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著名運動員康納利曾6次創造世界紀錄,並獲得1956年奧運會擲鏈球項目的金牌。1960年,他又第一次突破70米大關,並創造了70.33米的世界紀錄。繼美國之後,擲鏈球世界紀錄被德國、匈牙利、挪威、蘇聯等國運動員多次改寫,奧運金牌也全由歐洲人包攬。匈牙利一度較為突出。20世紀80年代,蘇聯包下了全部世界紀錄。
在1960一1988年的8屆奧運會上,蘇聯除了在其沒有參加的1968年、1984年兩屆奧運會外,包攬了其餘各屆的金牌。特別是在1976年奧運會時,邦達爾丘克帶着他的兩名學生參賽,師徒三人包攬了全部獎牌。師徒同台領獎,成為奧運會的一段佳話。另外,他們還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盃賽中多次奪魁。
擲鏈球的運動員最初都是身體高大的人,大多是單純用力量投擲。後來,隨着體育科學的發展、運動技術的不斷完善和訓練方法的改進,擲鏈球技術便向著加快速度方面發展。近年來,投擲方法又有較大突破,出現了旋轉4圈投擲技術,這對加快鏈球的出手速度和提高運動成績有很大的作用。
相比較於擲鉛球,擲鏈球要更加少見一線,在學校運動會中幾乎看不見擲鏈球的比賽,這是因為擲鏈球在某些方面要比擲鉛球的要求要更加嚴格一些,你看過擲鏈球的比賽嗎?看完全文之後,你了解了擲鏈球的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