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視線拉得足夠長,我們就會發現歷史總是在輪迴中流轉。過去幾十年,世界女子網壇的發展變化就是一個明證。
1968年網球進入公開賽時代,敏捷靈巧型打法是女子網壇主流,大滿貫冠軍的分布也較為分散。八十年代後,納芙拉蒂諾娃開創了暴力型打法,使女子比賽呈現男子化的特徵,這位“女金剛”開啟了令人恐怖的壟斷時代。
“女金剛”退隱後,不過分倚重暴力的敏捷靈巧型打法重又浮出水面,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瑞士公主”辛吉斯、“比利時雙姝”海寧與克里斯特爾斯。
當大小威崛起後,暴力型打法又再次冒頭。從1999年首奪美網到2017年懷有身孕奪得澳網,小威共拿了23座大滿貫冠軍。產後復出後,小威又斬獲了4個大滿貫亞軍和1個八強。在20年的時間內,小威的狀態雖有起伏,但仍是女子網壇當之無愧的“球後”。
從發球時速到底線抽球時速,小威的“威力”並不遜色於一般的男子,她與男子球員的最大區別主要在於移動能力和體能儲備,鼎盛時期的小威對很多WTA女球員堪比男子對女子的“降維打擊”。
其間,我們也能看到沃茲尼亞奇、科貝爾、A拉等人的頑強防守。但是,再密不透風的底線防守,再難纏的牛皮糖打法,在擁有絕對速度和力量的小威面前多半都會敗下陣來。
生了孩子之後,小威狀態出現了明顯下滑。2018年美網決賽,從小就視小威為偶像、“母親”的大坂直美擊敗了小威,這可視為小威統治結束的標誌性事件。
伴隨着小威的退隱,女子網壇“水漫金山”的說法也日漸盛行。女子網壇過去的15個大滿貫,被12個人瓜分,冠軍分布從沒有如此散亂,無怪乎人們驚呼女子網壇是“水貨橫行”。如果將這個時代與之前對照的話,這似乎很像小威或納芙拉蒂諾娃之前的那個時代,當網壇缺乏統治性人物之後,誰拿大滿貫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這也給網球比賽增加了新的看點,每一次大滿貫之前的冠軍預測都變得十分困難,你不知道誰會成為黑馬,誰會在大滿貫決賽場上首次捧杯。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下一個領軍人物會是誰?
巴蒂、哈勒普、肯寧、斯維托麗娜、卡普?這幾位似乎防守有餘而進攻火力仍顯不夠。安德萊斯庫、科維托娃、貝爾滕斯、薩巴倫卡?這幾位掄起來確實還行,但總感覺比小威還差一截,並且穩定性也差強人意,還沒有人能在半年、一年甚至兩年內一直有穩定的表現。
會是穆古魯扎嗎?2016年法網女單決賽,體型壯碩的穆古魯扎以暴力型打法斬獲首座大滿貫獎盃,我一度十分看好這位西班牙和委內瑞拉混血選手。孰料,穆古魯扎在當年的溫網和美網均是第二輪就早早出局,被貼上“大滿貫綜合症”的標籤。
大滿貫八強是檢驗球員最重要的指標之一。2017年,穆古魯扎狀態稍有起色,她在澳網打入八強,在溫網斬獲第二座大滿貫冠軍獎盃,2018年打入法網四強。
2020年,穆古魯扎闖入澳網決賽負於肯寧,她對肯寧的防守基本無解,最後竟以再見雙誤拱手送出冠軍。其後的美網第二輪負於皮隆科娃,法網第三輪負於柯林斯。綜合去年的表現來看,穆古魯扎距離全面回春還有待時日。
如果一定要照小威的樣子去尋找下一任“球後”的話,那最可能的人物顯然是大坂直美。
得益於黑人的優良運動基因,大坂直美的爆發力和耐力都相當棒,這使得她對陣歐美白人姑娘時具有天然的優勢。大坂直美的發球和正反手球速雖略遜於小威,但已基本習得小威的九成功力。
更為可貴的是,大坂直美有着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穩重,她在面對壓力時情緒穩定、心理意志力強大、不易受外界干擾。典型例證就是2018年美網女單決賽,首次闖入大滿貫決賽的大坂直美髮揮十分穩定,即便出現小威多次“大鬧賽場”的意外事件,大坂直美仍不為所動。從始至終,大坂直美的所有技術項目都處於非常穩定的狀態,就連表情都非常鎮定自若。
另外,大坂直美還熱衷於社會活動,她積極投身於黑人平權運動,今年美網七個口罩的舉動贏得了廣泛的讚譽。賽場上的好成績和賽場下的好名聲,給大坂直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經濟方面,大坂直美2019年以3740萬美元刷新了全球女運動員年收入紀錄;影響力方面,兼具年輕和跨文化背景的大坂直美俘獲了數量龐大的粉絲,被奉為新的偶像。
大坂直美的國籍是日本,在她超越李娜成為亞洲女子網球的領軍人物之後,中國球迷對她的心理感受頗有些微妙,這其中夾雜着許多不便於言說,但每個人都懂的複雜情緒。
對於小威來說,不管人們喜不喜歡她,都無法阻止她成為一代“球後”。在經歷了近4年“大水漫灌”的混亂之後,女子網壇顯然已經到了新“球後”登場的時代。同樣地,無論你對大坂直美有什麼評價,她都會是接班“球後”的最熱門人選之一。(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