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多哈世乒賽的第三個比賽日原本波瀾不驚,該晉級的晉級,該出局的出局。畢竟還沒到決賽,賽事熱度還遠遠沒達到頂點。
然而,令全網矚目的焦點事件發生了——王楚欽的球拍莫名其妙開膠,而且是在球拍檢測後馬上就要開球比賽了開的膠。
當一臉困惑的王楚欽拿着膠皮開裂的球拍走向裁判時,想必正在觀看直播的球迷們也是一臉懵逼。到底發生了什麼?
懂乒乓球的球迷都知道,在每場比賽開始之前,球員的球拍都要交給本場比賽的裁判進行檢查,檢測合格之後才允許球員持拍進行比賽。如果球拍被認為有問題,沒有通過檢查,球員就要臨時更換球拍。從交球拍送檢到上場比賽,這段時間其實很短,不會超過半小時。
按理說,在這段時間,兩名裁判只需要保管好運動員的球拍就行了。但是,送檢前還好好的球拍,在通過了檢查後,居然出了大問題——它開膠了。
上場前,王楚欽等人的四隻檢查合格的球拍已經被置於球台,但是當四名球員去拿自己的球拍時,卻唯獨王楚欽的拍子出現了開膠。
根據媒體報道,王楚欽拿起拍子看了又看,連對面的對手雨果也主動湊上來查看,兩人愕然對視。隨後,王楚欽又把球拍拿給教練肖戰看,
王楚欽和肖戰隨後向裁判提出異議,認為球拍被損壞。但裁判堅持認為球拍檢測沒問題。後來,爭執的結果是,王楚欽無奈只能更換備用球拍參賽。
請注意這個媒體報道的細節:裁判堅持認為球拍檢測沒問題。球拍明明開膠了,連中國隊的對手雨果都看出來了,為何裁判卻看不出來?
這個細節,細思極恐。
要麼,是裁判眼拙,確實沒看出來。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能執法世乒賽這樣的國際大賽的裁判,那個頂個都是國際乒壇的高水平裁判,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怎麼可能連開膠也看不出來?
要麼,裁判也知道球拍開膠了,但是,不知道他出於什麼目的,假裝沒看出來,還口口聲聲說什麼“球拍檢測沒問題”。
如果事情的答案是第二種,那就更讓人看不明白了——裁判究竟要幹什麼?我們暫且不追究球拍是誰損壞的,就問如果裁判已經看出球拍有問題,卻堅持說檢測沒問題,那他目的何在?是想讓王楚欽繼續拿着開膠的球拍比賽嗎?而我們都知道,對於乒乓球這種精細化的運動,球拍膠皮和海綿任何小故障,都會影響球的旋轉和角度、方向、速度,這種開膠的球拍,對比賽結果的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回頭再看,原本好好的球拍——在送檢之前好好的,王楚欽也不可能拿着開膠的球拍送檢;裁判檢查時也應該好好的,要不然也不會通過檢查。那麼為什麼送檢後通過了檢查的球拍,原本已經放在球台上讓球員各自取走然後開賽,卻突然機緣巧合在裁判將其放到球台上之後,“啪”的一聲,它居然開膠了!?
荒誕不荒誕?
如果我們說這是由於膠水質量問題恰巧在這個偶然的時間偶然的地方開膠了,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性是,球拍在檢測中被接觸到它的人人為有意或者無意損壞。
事實上,國際乒聯隨後的聲明中也承認了這一點,說是“在賽前檢測環節出現受損情況”。
至於是被誰損壞,又是出於什麼原因損壞,國際乒聯沒有說。
這也難怪王楚欽既感到莫名其妙又感到委屈。“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賽後第一時間,王楚欽表達了心中的憤懣和委屈,“我一進場就感覺海綿不對勁,抱着疑惑上前看,發現海綿開了一半,檢測前海綿好好的。那塊拍子就沒辦法打比賽了。”
這一幕,何其相似,巴黎奧運會混雙奪冠後,王楚欽的球拍在混亂中被人踩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後面的比賽。在男單第二輪中,王楚欽沒有打出最佳水平,負於後來奪得亞軍的莫雷加德。
時隔數月,相似劇本在世乒賽重演。這至少說明,檢測流程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