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點燃了與一個可能在貿易戰中擊敗美國的國家之間的直接對抗 。
特朗普對中國的升級行動——即將面臨輸美商品至少104%的關稅——是其全球關稅攻勢中最嚴重的轉向,極有可能通過物價飛漲對美國民眾造成嚴重反噬。
這場衝突源於美國多年來試圖解決其認為的中國貿易不公行為,也是過去十餘年兩國關係惡化的高潮。
這是21世紀將決定外交關係走向的一個黑暗裡程碑,也標誌着美國長期試圖防止緊張局勢升級為全面貿易戰——甚至可能更糟——的兩強對抗計劃徹底破裂。
美國試圖駕馭中國崛起之勢已逾五十載——自尼克松總統開創性訪問毛主席以"打開"一個孤立國家的大門。而另一個里程碑距今也已近四分之一世紀:美國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希望藉此將其納入以規則為基礎的經濟體系。
這些努力的最終失敗,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暴露無遺。這位總統憑藉民粹主義浪潮上台,而該浪潮部分正是對全球化導致美國工業崗位流失至中國並留下後遺症的反應。
中美達成協議的前景似乎黯淡
特朗普聲稱,許多國家都渴望達成貿易協議,以減輕美國關稅帶來的痛苦。
但中國並未加入他們的行列。
北京方面駁斥了特朗普的警告,即不要在第一輪關稅基礎上再對早先 34%的關稅進行反制 ——中方警告稱已準備好"奉陪到底"。這位美國領導人因與中國的衝突迅速升級而陷入困境,隨後不得不兌現其威脅,於周三對來自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商品徵收巨額進口稅,以維護自身信譽。
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周二表示:“中國正在犯錯誤。特朗普總統有着鋼鐵般的意志,他不會屈服,在他的領導下美國也不會屈服。”
特朗普在與中國的對峙中投入了大量個人和政治資本,使得自美國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布“解放日”關稅以來,這一周成為最嚴重的動蕩時期。
中國正展現出種種跡象,表明其認為在與特朗普的對抗中能夠堅持到最後,為此中國已準備多年。而特朗普及其高級官員是否已充分準備好應對中國的韌性及其可能給美國消費者帶來的痛苦,目前尚不明朗。
特朗普的攻勢前所未有。他認為自己有一個獨特、或許是最後的機會來改變美國與這個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為全球最大貿易國的關係動態。"我們只有這一次機會,"特朗普周一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
但他的方法衝動且不加區分,缺乏明確的策略。
這也顯示出對中國尊嚴與實力的極大不尊重——這一主題在該政府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中反覆出現。
例如,副總統 jd·萬斯上周在批評美國過去的貿易政策時嘲諷中國 。他說:"我們向中國農民借錢,購買那些中國農民製造的商品。這不是經濟繁榮的良方,不會帶來低廉價格,也不會為美利堅合眾國創造優質就業機會。"萬斯在《福克斯與朋友們》節目中如此表示。
這位副總統的輕蔑言論忽視了中國經濟的轉型。如今中國已成為人工智能、電動汽車、能源生產等諸多領域創新的全球領導者。北京方面周二譴責萬斯的言論"令人震驚"、"可悲"、"無知"且"無禮"。
如果美國通脹飆升並引發經濟衰退,可能將是美國人以對北京有利的條件尋求貿易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