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5“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校園宣講、“冠軍體育課”運動員進校園首站活動舉行。跆拳道奧運冠軍鄭姝音以“特派體育老師”的身份來到北京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分享自己從“愛哭女孩”到奧運冠軍的成長之路,並帶領同學們做拉伸、踢腳靶,進行跆拳道訓練。

“9歲那年,我連跑步都氣喘吁吁,踢腿也軟綿綿的。而且性格柔弱,動不動就哭鼻子。”在“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宣講環節中,鄭姝音將自己曾經柔弱的一面娓娓道出。而教練的一句“眼淚可以流,但流完後必須站起來解決問題”支撐她熬過了無數迷茫的日夜,從在基層隊伍的艱苦訓練到進入國家隊後的高壓競爭,從世青賽首奪金牌到里約奧運會圓夢,鄭姝音用親身經歷鼓勵同學們:“困難像沙堆,你越退縮,它越高;直面挑戰,終能將其踩在腳下。”

談及東京奧運會止步8強的遺憾,鄭姝音則稱:“失敗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真正的冠軍,是跌倒後仍有重新出發的勇氣。”如今在蘇州大學任教的鄭姝音,也在盡自己所能繼續推廣跆拳道項目,希望更多人參與這項自己熱愛的運動。
互動環節中,鄭姝音從“冠軍互動箱”中抽取小紙條,回答了學生們關於“跆拳道最強的進攻和防守招式有哪些”“遇到挫折時如何堅持”等問題,學生代表向鄭姝音贈送了她奧運奪冠輝煌時刻的手繪肖像和手工禮物。

在隨後的“冠軍體育課”上,鄭姝音講解了跆拳道的精神內核——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撓,並強調:“這不僅是賽場信條,更是人生準則。”她邊講解邊帶領同學們練習基礎動作,學生代表也在課堂上踴躍展示自己的“跆拳道功力”,令奧運冠軍頻頻稱讚:“動作標準,氣勢十足!”
活動最後,鄭姝音還向學生們發起了“21天運動打卡計劃”,號召大家每日參加體育鍛煉並記錄心得,“不必追求成為冠軍,但要讓運動成為習慣。” 她表示,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有遇到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的時候,而體育運動會自然而然幫助他們培養起戰勝困難的決心。

“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校園宣講活動、“冠軍體育課”運動員進校園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主辦,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有限公司承辦。2024年,該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津、山東、湖北、四川等地陸續舉辦,來自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網球、射擊、跳水、舉重、體操、花樣滑冰等16個項目的優秀運動員參與其中,以“中華體育精神宣講員”和“特派體育老師”身份走進大、中、小學,與超過5萬名師生“零距離”互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傳播健康生活理念、傳遞體育正能量。
主辦方供圖
來源:京報體育
記者: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