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就說過,冬天釣鯽魚盡量少打窩,或者不打窩。這話可不是隨便胡說的,都是有事實依據的。但就是有一些人覺得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要知道這種說法不是適合每個季節每個魚種的,如果是夏天釣魚,打多重的窩子都是沒問題的,而且窩子打得越好魚釣的越大,這個是沒問題的,因為夏天魚種多,而且大個體的魚食量大,魚得活性也高,活動範圍大,你打多少窩子都會有魚來給它吃完。但冬天不同,大魚基本不怎麼開口了,主要的目標魚就是鯽魚,就鯽魚的個小嘴巴,他能吃多少東西?
我說釣鯽魚少打窩或者不打窩,有人就說我在那胡說八道,就是想讓別人不打窩,然後自己打窩,所有人的釣不到魚,而我一個人爆護,這不是開玩笑嗎,咱也不扛,什麼事情說兩出它的依據。
第一,冬天釣魚常用的窩料是酒米,大家也都知道酒米對鯽魚的誘惑是絕對的,所以酒米打窩是能夠吸引鯽魚進窩的,但是鯽魚進窩以後你再用餌料作釣,那麼鯽魚憑什麼要吃你的餌料而不是酒米。我就這麼說吧,對鯽魚來說,大多數的餌料是絕對沒有酒米吸引它的,也就是說在窩裡還有酒米的情況下,它一般是不會碰你魚鉤上的餌料的,也只有你在少量打窩以後,窩子里的酒米被吃完了它才會吃你的餌料,這是毋庸置疑的。除非你掛鈎的東西能夠讓鯽魚覺得更吸引它,就比如蚯蚓或者紅蟲。所以就拿傳統釣來說,同樣是用酒米打窩,你見過哪個師傅打完窩子以後是用餌料作釣的?
第二,大家不妨在網上搜搜水下測試,這種測試非常多的,通過水下攝像頭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鯽魚在窩子覓食的經過,大多數的鯽魚都是撅着屁股過來搞一口酒米就走,然後再反覆一直到窩子里沒有酒米以後就消失不見了,根本連餌料碰都不會碰一下。
第三,其實我個人釣魚也是比較喜歡打窩的,而且特別喜歡打重窩。主要也是比較喜歡釣個體比較大的魚,開始也是認為只要窩量足夠,就可以了夏天一樣在窩子里聚集到魚鉤的魚群,然而我每次作釣都會先打上兩坨酒米糰子,然後拉餌作釣,一直都沒什麼口,然後認為窩料被吃完了開始不停補窩,有時候急了一瓶酒米都干進去了,卻始終釣不到一條魚。就這樣連續打龜幾天才開始反思和研究,所以釣魚就是不斷嘗試,後面釣魚就不打窩了,直接拉餌抽,果然雖然發窩比較慢,但開始來口以後就是連桿。然後後面釣魚就不帶窩料了,然而每次作釣都有不錯的收穫。
第四,有沒有人發現打窩以後窩子里總是不停的有小水泡起來,分析窩子里是有不少魚得,然而卻偏偏反而沒口,嘗試調漂換線組依然解決不了問題,直至水泡消失,窩子里沒魚了最後打龜收場,然而當時看到魚腥但沒口的時候,把餌料換成蚯蚓作釣你就知道我有沒說說對了。
第五,如果你在河邊看到一些釣魚的老師傅,他如果是釣拉餌的,你過去問他,你看他打不打窩就完了,老師傅的經驗絕對是沒問題的。你如果在老師傅的旁邊挨着作釣,然後重窩打下去,你就看老師傅給不給你白眼就完了。
當然,釣魚這件事也沒有絕對的,只是我們要通過分析去選擇正確的釣法去增加上魚的幾率,如果你覺得你的方法是對的,而且釣到魚了你當然是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自己的方法又釣不到個魚,換個思路不應該嗎。釣魚就是分享和交流,覺得別人說得對可以借鑒,如果感覺別人跟自己的想法有衝突也沒必要噴。畢竟別人又不是騙你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