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邁阿密國際隊與中國香港明星隊的表演賽,最終因梅西未登場而鬧得沸沸揚揚。
時隔多日,球迷仍怒氣未消。要知道,這場友誼賽當日,香港大球場湧入大約四萬名球迷。他們中的一些人更是從千里之外趕來,為的就是一睹“球王”的賽場風采,結果卻撲了空。而這場比賽的官方票價定到了880至4880港幣。興沖沖入場觀賽的球迷,物質和情感遭到雙重損失,怎會不憤懣?
對於這一事件,香港特區政府兩度發布聲明表示“極度失望”,稱“主辦單位欠球迷一個解釋”。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霍啟剛也發聲斥責,字裡行間,足見其憤慨。
“有傷不能上場”的說法,真實性幾何我們不做討論。客觀來說,傷病問題並非球員本人可以控制的,年近40的梅西出現健康問題不是不能理解,也無人要求球員強行帶傷上場。但讓大家無法接受的是,主辦方、邁阿密國際隊乃至梅西本人處理這一事件的態度。
先說主辦方。賽事主辦方Tatler Asia是一家源自英國的老牌時尚雜誌,其亞洲總部註冊地在中國香港。這次比賽前,主辦方一直把梅西當作噱頭來招徠生意,沒有透露過任何梅西等球星不上場的風聲。
同時,為了保障這場比賽,香港特區政府向主辦方提供了約1600萬港幣的支持,並明確約定:除安全或健康原因,梅西需出場45分鐘。雖然事件發生後,主辦方撤回了政府資助申請,但某種程度上也是違了約。而且,到目前為止,主辦方尚未積極回應球迷退票、補償等訴求。
再說邁阿密國際隊。主辦方與球隊有無梅西必須出場的約定,我們不得而知。但邁阿密國際隊不會不明白,自己不是什麼知名勁旅,更沒有球迷基礎,如果不是梅西,各方怎麼會給球隊開出這般天價酬勞?在梅西確定不登場後,香港特區政府曾向邁阿密國際隊提出要求,希望梅西在賽後以隊長身份領獎,並向球迷發言,最終亦無果。
翻看邁阿密國際隊的賽程,在這半個月里,他們會進行多達6場比賽,從美國到中北美的薩爾瓦多,再到西亞沙特,而後轉戰中國香港,現在又已飛往日本東京。這樣密集的賽程,堪稱流水線式表演賽,商業味道顯而易見。但一邊想着大把撈金,一邊卻對中國市場、中國球迷沒有半點尊重,沒有任何歉意,也不願進行任何補救,吃相就實在太難看了。
至於梅西本人,明知道球迷熱情滿滿,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賽後卻雙手插兜徑直離場,和球迷無任何互動,顯然也說不過去。面對球迷炸鍋、輿論沸騰,其也硬是拖了兩天才給出輕描淡寫的回應,其中沒有一句抱歉。如此種種,到底是漫不經心,還是傲慢無禮?
前些日子,C羅所在球隊利雅得勝利隊的中國行就曾讓中國球迷無比失望。但最起碼,在確定C羅無法出場、比賽延期之後,主辦方還是承諾退票並報銷球迷的相關支出。C羅也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致歉:“我要向中國球迷道歉,我愛中國,我想為你們踢球。我踢了23年,有些事情和傷病是無法避免的,對此我很難過。”那麼這一次,相關各方顯然也欠球迷一個道歉。同樣重要的,是給廣大球迷一個有誠意的“售後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不尊重不只體現在球場上。據悉,為迎接邁阿密國際隊,香港機管局還作出特別安排,在停機坪舉行歡迎儀式,規格不可謂不高。誰承想,儀式尚未結束,球員便大喇喇離場,對司儀的呼喚也無動於衷。用霍啟剛的話說,“我們為球隊到來準備的精心安排,卻被狠狠踐踏,令人遺憾。”
“球迷是足球的一切。”這次邁阿密國際隊乃至梅西個人被輿論反噬已經證明,中國球迷市場雖大,但誰也無法忍受這種沒有尊重、只想圈錢的行為。無論是哪家球隊、哪位球星,誰這麼干,都會遭遇漫天噓聲。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評論員 晁星
流程編輯:u031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