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成都太有感情了。”10月8日晚,第56屆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決賽)·成都(以下簡稱成都世乒賽團體賽)女子團體決賽的頒獎典禮結束後,面對成都本地媒體記者的採訪,中央電視台體育記者李武軍脫口而出。
從1995年第一次採訪天津世乒賽算起,成都世乒賽團體賽已經是李武軍第21次參與報道的世乒賽。與成都結緣,也要從他在1995年多次採訪四川男排時說起,“那時候,四川男排接連獲得排球聯賽等冠軍,實力強勁。最多的時候,我一個月能來成都4次。”李武軍說,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成都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無論是飲食,還是環境氛圍,他都特別喜歡。

△李武軍與運動員孫穎莎
“在成都能第二次看到檯燈,特別暖心”
這一次,成都世乒賽團體賽現場,也有許多暖心細節,讓李武軍直呼感動。李武軍表示,作為媒體記者,每次參加大型賽事報道,總會對細節格外關注。因此,這次在媒體看台的桌子上,一個個小檯燈,吸引了他的注意。
李武軍回憶,1993年哥德堡世乒賽,中央電視台轉播視頻比賽時,體育主持人孫正平邀請時任中國隊主教練蔡振華到評論席。正是在檯燈下,完成了一段採訪,他對此記憶猶新。而在成都,李武軍說,這是他第二次在媒體看台的桌上看到檯燈。“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我覺得特別暖心、特別感動。(這)是提醒媒體朋友們可以在工作中,更好地保護眼睛。”李武軍說。
不僅如此,李武軍說,9月17日,他已先行抵達了成都,其他出發相對較晚的同事問“在媒體工作間,能喝到咖啡嗎”,李武軍隨即拍攝了一張媒體工作間里物資保障充分的照片,發給同事,“解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從細節可以看出,賽事舉辦相當成功”
另外,作為賽事的記錄者,李武軍也關注到了,成都世乒賽團體賽組委會對運動員們一言一行的關愛。原來,10月3日,成都出現一次強降溫過程。“我們先是收到了溫馨提示,提醒我們注意添加衣物。”李武軍說,在每場比賽結束後,運動員們會到混合採訪區接受媒體採訪。當天,中國男乒隊長馬龍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一句“有風”,並披上了外套。“第二天,混合採訪區的通道口,就立起了兩個大屏風,擋住了狹長通道里的穿堂風。”
“這些特別小的細節,確確實實很溫暖,替運動員考慮到了每個方面的感受。”李武軍說,從這些細節上,可以看出,成都世乒賽團體賽,不僅是賽事舉辦成功,而且是相當成功。就像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主席索林女士所說:“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且這個可能還完成得非常精彩和完美。”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