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安靜的5次跑崩經歷。
撰文 / 安靜
編輯 / 小葉
出品 / 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昨天,2019合肥國際馬拉松賽落幕,而跑圈頂尖女子高手焦安靜,以4小時19分13秒的成績,完成了這場比賽。一時間,跑圈議論紛紛:女神到底怎麼了?跑崩了?
賽後,小編第一時間聯繫到焦安靜,她表示:“賽前就有點感冒,跑的時候全身冒冷汗,頭暈呼呼的,整個身體很沉重。”
因為是組委會特邀選手,必須跑完,所以即使後半程再難受,配速已經掉到了11分多,她還是堅持跑完了比賽。
賽後,焦安靜吃了葯,晚上坐了一夜的火車回到了學校上課。現在身體已經好了一些。
其實,跑崩對每個馬拉松選手來說,都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更恐怖的是,跑崩有時候會危及生命。
10月27日,成都馬拉松半程130領跑兔跑崩倒下,臉部着地,看着很是心驚。而後,他被送往醫院輸液,當天平安出院。
同樣,之前某馬拉松曝出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非洲選手跑崩倒下,醫護人員正在使用氧氣袋救援。
而這兩位在賽道上倒下的選手,都是跑者中的精英。這就說明,跑崩這件事,對大家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跑渣還是大神,只要細節做得不到位,狀態調整不到位,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跑崩風險。
確實如此。即使強如焦安靜,也難逃跑崩的魔咒。2019年賽季,加上這次合肥馬拉松,她總共跑崩了五次。“2015年開始跑步之後,僅有的五次跑崩都獻給了2019年。”
是,2015年太原馬拉松,是焦安靜的首馬,當時她就跑出了2小時58分的成績,直接破3。之後,成績越來越好,冠軍越來越多,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跑圈女神級人物。這樣的高手,為什麼也會經常跑崩呢?讓我們來聽聽她的自述吧。
第一次跑崩:揚州半馬
狀態:走了一半,成績2小時
2018年的無錫馬拉松,我就因為裝備穿得不合適,導致磨破。沒想到,今年的揚州半馬,我重蹈覆轍了。
因為腳下裝備穿得不合適,揚州半馬,我跑到10公里的時候,腳被磨破了,血都滲出來了。因為之後還有首都高校運動會,不能受傷,不能硬拼。所以,我當時第一時間想的是:退賽。
但悲催的是,中途沒有收容車,要坐也得等到賽後。我心想,與其這麼等,還不如向前走呢。於是,我就脫掉鞋子,拎着走了起來。但路上太硌腳,走了一會兒,我趕緊把鞋穿上,但不系鞋帶,處於半穿的狀態,走完了下半程。
剛開始走路的時候,我心情超級糟糕,非常沮喪,感覺肯定要創造PW了,中間有段路還哭了起來。悲催的是,還被攝影師拍到了。但後面,我被很多跑友趕上,他們和我一起跑步一起聊天,我們一起去補給站拿東西吃,還蠻有意思的,最後跟大家一起到了終點,也很開心。我發現,馬拉松跑到後面比跑到前面有意思多了。
走了11公里,肯定成績可差了,2小時,創造了PW,真的是我的最爛最爛的半程。還有個跑者跟我合影,還發到了朋友圈,唉丟死人了。
還好最後選擇了走路,腳只是磨了點外傷,賽後晾了兩三天,就好了,沒有耽誤之後的比賽。
這是我第一次跑崩。
跑崩原因:裝備出了問題。
第二次跑崩:銀川半馬
狀態:高原反應,成績1小時23分
5月份,我都超級忙的。
從3月份無錫回來之後,我就開始準備5月份的首都高校運動會和7月份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此外,還要參加學校校運會的5000和10000。
所以,這幾個月,我都在操場上練速度,跑量很少。那段時間,一天兩練,早上和下午都跑,加了很多300米、400米、1000米和2000米的專項,平時還要上課,都沒有時間好好為馬拉松做準備。
最讓我擔心的是,訓練過度導致身體過度疲勞,白血球下降,身體恢復特別慢。
當時訓練完,周五上完課就直接過去了,舟車勞頓。在銀川半程馬拉松之前,我一直是在低海拔的地方訓練,一下子去高原有點不適應。
就是這樣的狀態,我參加了銀川半馬。
前面,我一直用340配速跑,跑到7、8公里的時候,就開始不舒服了,呼吸混亂,有點高原反應,之後的速度被迫降到了430。最後以1小時23分的成績完賽,拿到了國內第二。
這次之後,我就對高原反應產生了心理陰影。
這是我第二次跑崩。
跑崩原因:1、賽前強度太大;2、沒為馬拉松專門訓練;3、高原反應。
第三次跑崩:蘭州馬拉松
狀態:最為慘烈,成績2小時58分
蘭州馬拉松的這次跑崩,直到現在,我想起來都好難過。
蘭州馬拉松在銀川半馬後一周。參加完銀川半馬之後,我就又回到北京上課了。周五上完課,才到蘭州。
這次比賽,我給自己的壓力也比較大,原因有3個:
一、這是我的贊助商中國喬丹最重要的一場比賽,雙金標賽事,不能讓贊助商失望;
二、我的父親、叔叔、教練、隊友等都到了蘭州,不能讓他們失望;
三、那天是我跑步整整四周年的日子,我想跑個好成績,不能讓自己失望。
但之前參加銀川半馬,一個是身體還沒恢復過來,一個是我對高原反應產生了恐懼,所以心裡有隱隱的擔心。
再擔心也得上!這是我最重要的比賽了,一定要PB。“現在想想挺可笑的,當時居然還想着PB。”
所以,一開始比賽,我就按照240完賽的節奏去了。但蘭州馬拉松,身體各方面正常的情況下都難PB,更別說我這各方面都不舒服了。
果然。到了13公里,太陽一升起來,我就開始覺得好難熬啊。當時身體反應特別大,腿沉,呼吸節奏混亂,配速一降再降。經期、氣溫、海拔、體能,都讓我異常疲勞。在這個過程中,我想過無數次放棄,但我只能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機械地邁動雙腿,完全靠意志力在拼。
到終點衝線的時候,我的動作已經變形,面目也非常猙獰。衝線過後,雖然拿了國內女子第一,但我一點也不開心,我忍不住嚎啕大哭,當時覺得太心疼自己了。
這次跑完之後,因為中暑,我一直吐一直吐,後來去了醫院,吐到了凌晨2點多,最後睡著了。醒來之後,就好受多了,雖然還是吃不下飯,但好歹能喝一些湯湯水水。我父親知道了我的情況,心疼壞了,和我呆在一起,一直難過得不說話,唉,當時覺得挺對不起父母的。但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可能還是會去拼。
賽後一周,我都動不了,一周之後才能慢跑。那段時間我沒跑步,都是在水裡泡着。不過幸運的是,我沒有出現運動傷。
這是我第三次跑崩。
跑崩原因:1、身體沒有恢復;2、沒為馬拉松專門訓練;3、高原反應;4、天熱;5、經期;6、前面沖太快。
第四次跑崩:哈爾濱馬拉松
狀態:意料之外,成績2小時50分
哈爾濱馬拉松能跑崩,其實有點沒想到。
哈爾濱馬拉松之前,為了能破2小時35分,贊助商安排我們去鄂爾多斯進行高原訓練。那段時間,我的跑量從原來的兩三百,一下子加到了700多公里。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身體還沒適應過來,把體能壓到了一個極點。
然後從高原上下來晚了,哈爾濱前三天,才從鄂爾多斯下來,結果醉氧了。在這種情況下,還按照235的完賽節奏去跑,後面崩得生無可戀。最終以2小時50分拿到了國內女子第一,但與自己的目標相去甚遠。
這是我第四次跑崩。
跑崩原因:1、跑量上得太猛,身體承受不住;2、醉氧
再加上文章開頭說的合肥馬拉松,這就是我跑步生涯的五次跑崩,都集中在了今年。說起來,挺慚愧的,今年贊助商的比賽,我一個都沒跑好,雖然他們並沒有責怪我,還在為我加油,但我覺得挺對不起他們的。
跑崩對身體影響很大,對心理影響更大。就比如蘭州馬拉松,過了很久,我提起來還是好難受啊。真的是一言難盡的馬拉松。
每次跑崩之後,我都會總結一些經驗教訓,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
有跑崩經歷的,一般都是這幾種情況:
1、賽前準備不足
就比如我,銀川半馬和蘭州馬拉松賽前,都沒有為馬拉松專門做準備,都是在跑場地。但馬拉松和場地的備戰方法是不一樣的。
最好提前2、3個月,就開始準備馬拉松,一定要有30、35的長距離。
2、賽前準備“太足”
就比如哈爾濱馬拉松之前,我的跑量比平時增加了2到3倍,沒有循序漸進增加,導致身體疲勞。
不管什麼水平,身體都是一樣的,都需要適應的過程。所以,不管是高手還是小白,要想加跑量,還是按照10%原則來,切勿冒進。
3、能力預估錯誤
比如賽前偶然跑出一次不錯的成績,你就覺得自己這次PB穩了,前半程跑得太快,結果後半程就崩了。
賽道前半程一定要穩着點,在這個跑的過程中,你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了,可以根據情況慢慢去增或者慢慢去降。這樣的話,起伏波動不會很大,反而能跑出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績;起伏波動大,很容易崩了。
4、身體狀態不佳
如果身體有點小疲勞,小感冒,或者女性經期,那麼在比賽中都會被無限放大。這種情況下,還按照既定目標去跑,跑崩率就是100%。
所以,如果身體不適,就放棄比賽或者慢跑吧。以後還有PB的機會呢。
5、高原反應或天氣原因
這種外在因素,很多時候也是導致我們跑崩的罪魁禍首。
我個人的話,覺得高原比平原難跑多了,如果沒在高原上專門訓練過,那就別想着PB了。
如果非要跑個好成績,那就前面一定要穩住配速,如果前面太快,後面將會以幾倍的速度往下掉;高原上,前面更要慢一些。
6、長途奔波
我們跑馬拉松的人,平時都有工作或者學業,所以長途奔波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舟車勞頓之後,一定要好好睡覺,好好補充碳水化合物,在飲食和作息上不可隨意。
7、裝備原因
穿新鞋、新襪子、新褲子等,都容易導致磨破。所以,跑比賽,最好穿舊衣物。
以上就是我個人五次跑崩的一些經驗教訓。希望能給廣大跑友們一些啟迪,大家未來一起加油!
寫在後面——
雖然說,沒有崩過的跑生是不完成的。但跑崩的痛苦和難受,誰崩誰知道。尤其對於焦安靜這種高手來說,平時訓練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跑崩之後的難過更甚於常人。所以,希望安靜妹妹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儘快調整狀態,明年春天再度pb!
互動:大家有什麼跑崩的經驗,都可以在留言里分享哦,一起交流交流。最走心的那位,小編將送出一條能裝手機的跑步短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