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不行,老k那一套打法沒玩出來,他太被高估了,固執,鄧肯退役之後,波波被打回了原型,突然發現他拖累了鄧肯,不然鄧肯冠軍可能還會多,數據也不至於被波波限制的常規賽場均19分。
美國男籃選人就錯誤,美國籃協就沒弄明白,要組建的是一支奧運球隊,而不是一支全明星隊。現在,內線:無中鋒,導致沒有內線自主得分能力,護框、籃板毫無優勢,連吃餅的人都沒有。後衛:缺頂級組織後衛,無法串聯全隊和梳理比賽。鋒衛搖擺人:找了一群得分手。
但籃球只有一個,導致進攻停滯,且沒有靠譜而穩定的三分射手,就無法攻聯防。最後只有靠投搶一個戰術。再就球星持球一猛子扎進去單打。至少應把小喬丹帶着,保證籃板和防守,還有吃餅能力。
現在的球星技術不太豐富,又沒有了體毛哨。但其實也有點奇怪,現在nba不是最會擋擋擋投籃嗎,這招講道理國際籃球上也好使啊!
杜蘭特比較悲催了,輸球的時候,第一個挨批就是杜蘭特,因為杜蘭特是老大,但美國隊沒有一個人服杜蘭特,也不承認杜蘭特是球隊老大,也不圍繞杜蘭特核心打球,各打各的。
這屆美國隊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防守,如果他們願意防守的話,其他隊和他們自己的實力還是相差很大的,以前的美國隊只要認真防守起來,其他國家的隊員能把球帶過半場的都很少,但第一季的防守沒有積極性。
其實美國隊球員水平還是可以的,但是現在聯盟崇尚進攻,由於規則少了很多身體接觸(相對比較容易控制比賽),上國際賽場,節奏和規則不適應,那就看球隊與球員的調整能力了。
NBA體毛犯規在國際籃球規則下沒有用,再有一點NBA過度依賴三分球,國際籃聯三分線比較近,大家其實比的是中投。最後一點團隊籃球,要有團隊的樣子,得有個主心骨。
NBA打軟仗打慣了,在國際賽場,要有身體對抗下的投籃和突破,NBA現在動不動NBA砍下30+,40+,動不動就破紀錄。
再次證明籃球本來就應該抱團打,論個人能力美國隊強過所有其他球隊,但是合在一起的時間太短,沒有團隊打球的意思和經驗,輸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