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通常都是得病死亡,而其他野生動物通常都是“老死”?家養的動物為什麼也會得病?為什麼人類的病那麼複雜,甚至癌症也很普遍?
古人的平均壽命在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也是隨着歷史進程逐漸增長的,具體如下:
1、夏、商時期大約18歲。
2、周、秦時期大約為20歲。
3、漢代大約22歲。
4、唐代大約27歲。
5、宋代大約30歲,
6、清代大約33歲。
7、民國時期約為35歲。
當今年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
遠古人類的平均壽命很短,一般也就是不到二十歲,這是人類的正常壽命,由於人類逐漸有了各種發明創造,改善了飲食改善了生活,壽命越來越長,到了現代已經是遠古時代人類壽命的3、4倍了,而多出來的這幾十年壽命完全是食物的改變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延長的,這幾十年當中身體補充了大量營養,同時身體里也“養”着細菌病毒,到了一定的程度人體就會發病從而導致死亡,你看現在的野生動物仍然不會得病,基本還是衰老而死,再看看人工飼養的動物,尤其是寵物,也會得病,因為它們在人工的干預下壽命也會增加,所以也會得病。
人類自從在飲食上與野生動物有了區別以來壽命不斷增加,疾病也隨之而來,治病也應運而生,人類一直都跟病毒進行着對抗與搏鬥,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打個平手,未分勝負,希望隨着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類能夠徹底消滅病毒,讓人類更幸福的生活,享受生命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