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什麼?粵西北或要經歷4天左右,我們一起認識它|氣象科普堂

根據廣東省氣象部門3月27日預計,28日廣東自北向南有一次中雷雨局部暴雨降水過程,部分市縣伴有8級、局地10級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和局地小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部分市縣早晚有(輕)霧。預計29日至30日,廣東陰天為主,有小到中雨。受強冷空氣影響,28日至31日廣東氣溫逐日下降,過程降溫幅度普遍10℃左右,西北部市縣有4天左右的低溫陰雨天氣(倒春寒)。

春季乍暖還寒,一時暖如初夏,一時冷如秋冬。部分公眾見春季稍微由暖轉冷,便會習慣稱呼這種天氣為“倒春寒”。廣東省氣象部門3月27日在發布“倒春寒”預報結論的同時,對“倒春寒”現象進行科普。根據科普內容,“倒春寒”並不是一個隨意認定的天氣現象,而是有一定標準。在廣東,“倒春寒”有嚴格的時間和氣溫限制。廣東中南部從3月11日起、廣東北部3月21日起出現的低溫陰雨過程中,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或者連續7天以上低於15℃,並且每天日照時數不足2小時,才會被認定為一次“倒春寒”過程。

廣東省氣象部門3月27日提醒,28日起受強冷空氣影響,廣東轉陰雨天氣,氣溫逐漸下降,公眾需注意適時添加衣物,並注意低溫陰雨天氣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文、圖|記者 梁懌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