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研發新型水凝膠,可有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讓人痛苦不堪的慢性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不僅病程漫長,還可能導致關節變形甚至殘疾,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困擾。近日,天津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李楠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研發了一種新型雙交聯水凝膠,能夠通過調節免疫細胞的代謝,有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異常密切相關。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的代謝紊亂及其所處的微環境失衡是導致發病和惡化的關鍵因素。其中,巨噬細胞的代謝模式改變會直接影響其功能,進而引發炎症反應,破壞關節組織。如果能精準調控這些細胞的代謝途徑,就有望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提供新思路。


天津大學李楠課題組研發的新型水凝膠以可降解的海藻酸鹽為基底,形成了一種雙網絡結構。這種水凝膠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和可控釋性,被注射到關節內後,它會根據病變部位的酸性環境,逐步釋放鋅離子和小干擾核糖核酸,抑制促炎巨噬細胞的糖酵解代謝途徑,從而減少炎症反應,增強其抗炎功能。這種“代謝重編程”機制,能夠精準調控免疫細胞的代謝模式,從根本上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炎症反應。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青年科技人才項目、天津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和捷克科學基金會的資助。天津大學醫學部藥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宋雨彤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李楠為通訊作者。李楠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將代謝重編程策略應用於RA治療,未來有望推廣到更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療中。它的意義在於不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新方法,還為其他炎症性疾病的代謝干預研究開闢了新方向。”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