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倉庫堆滿“中國芯”!白宮宣布查賬,外媒:28nm芯片戰輸了

美國的倉庫里有好多中國芯片,這可不是科幻電影里才有的畫面,而是現在正實實在在發生着的事。

白宮宣布去查賬的時候發現,28 納米芯片正在慢慢對全球半導體的格局產生影響,硅谷的科技霸權也遭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挑戰。

2023 年的春天,在深圳華強北的地下室里。前華為工程師老周正拿着激光筆在掃描着“國產替代”芯片。這些芯片在海關申報單上被稱作“玩具用電子元件”。

但實際上,它們是電源管理芯片的關鍵部分。它們以每片 0.87 美元的價格被出口出去。

經過越南貼牌之後,竟然在美國軍工供應鏈中能賣到 23 美元一片。

華盛頓的關稅政策原本是想阻止中國芯片的進入,可最後卻沒達到預期效果。

2024 年冬天,在華盛頓 K 街的遊說公司那間密室里,英特爾的說客湯姆森把一疊文件拍到了桌上,他說:“中國成熟製程芯片的成本是我們的 58%,你們居然還要加稅?”

從文件中能看出,通用電氣醫療 CT 機里的中國芯片,讓美國本土的替代方案成本一下子增高了 420%。

2025 年年初的時候,美國商務部沒得辦法只能承認,整個美國有 67%的工業設備以及 48%的消費電子產品上面搭載了中國已經很成熟的製程芯片,在汽車領域這個數字一下子就漲到了 81%。

就像福特 F-150 皮卡生產線的電源管理芯片,那其實就是中國團隊研發出來的成果。

這些芯片不但性能特別穩定,而且還把生產成本大幅度地降低了。因此,有大膽的外媒評價道,28nm芯片戰輸了。

為了滿足全球 28 納米芯片的需求,中芯國際紹興工廠的工人採取三班倒的工作方式。光刻機每個月的故障率平均增加了 19%。

即便出現這種情況,生產線也不敢停機,因為每小時能夠產出 4200 片芯片,這些芯片正被用於裝備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 Model Y。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某家中資物流公司在墨西哥蒂華納建設了一個 17 萬平的“洗芯”基地,並且採用比特幣進行結算。

另外,領英數據表明,2024 年有 427 名美國半導體工程師跳槽到了中國。其中 39 人攜帶着 14 納米 FinFET 工藝的秘密。

美國農場主留意到,約翰迪爾收割機的中國芯片比柴油機更加耐用。

在 SpaceX 星艦的二級火箭控制器里,竟然拆解出了中微子科技的電源模塊。硅谷的科技霸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五角大樓的機密文件明確表示:“並非在與中國企業作對,而是在對抗 14 億人以牛仔褲換取光刻機的那種生存意志。”

在東莞的某一地下工廠內,工人們正在給長江存儲的芯片進行激光刻字,刻的是“Made in Mexico”的標籤。

這場沒有戰火的芯片之戰,正靜靜改變着全球製造業的基礎代碼。

這場芯片戰爭里,美國的關稅政策好像沒起到作用,反倒讓中國芯片崛起得更快了。你覺得以後全球半導體的格局會怎樣變化?歡迎到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