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省安陽市對外宣稱發現曹操墓,引起轟動。隨後,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對外宣布,要用DNA技術尋找曹操的後人。
通過對曹氏家族的研究,不僅真的找出了曹操的後人,還確認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曹操的後裔。那專家費時費力找曹操的後人到底要幹什麼,曹操近2000年前的基因還有研究價值嗎?
曹操墓的發現
2006年,古都安陽發現了一座東漢時期的大墓,但因為盜墓損毀嚴重,一時辨別不出墓主人的身份,直到2009年底,再次發掘研究後,終於確認了該墓葬的墓主就是東漢梟雄曹操。
看到這兒,熟知歷史的你估計該問了,曹操明明是公元220年在洛陽逝世,為何最後卻又輾轉葬在了安陽呢。
這其實和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關聯,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實行分封制,將王室宗親分封到各處建立諸侯封地。當然了,由於每位諸侯王都承擔著守護國土的重任,死後也會葬在這裡,看來連曹操都不例外。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封地為鄴城。史料記載,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就為自己選好了墓葬,並在《遺令》中明確了墓地的具體位置:“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殮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崗,與西門豹祠相近。”
這個鄴之西崗,說的就是鄴城附近的西崗穴。而漢代的鄴城,在現在的行政區中被劃分為了安陽、邯鄲兩地,曹操的墓穴在安陽被發現也就不奇怪了。
2009年底,聽聞這一消息的復旦大學,決定對曹操家族的DNA展開研究,並在全國進行了曹操後人的徵集。你別說,還真有相當多的人進行了踴躍報名。
曹操家族DNA
專家們在全國採集了79個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個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願者血液樣本,進行了研究,最終篩選出了8個有家譜、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找到這8個族群後,專家又對他們的DNA進行了檢測,並和安徽亳州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曹操叔祖父曹鼎墓里保存的牙齒DNA進行了對比,結果還真有6個家族是相匹配的。不過,這真的靠譜嗎?
答案是肯定的,DNA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密碼,每一代遺傳中,都會經歷神秘的塑造。有些會重組,有些則會保留,所以每個人都會與自己的祖先有相似的基因存在。
而像男性DNA中的Y染色體,則是會代代相傳的,子代能完整繼承父代的Y染色體,所以曹操後代DNA的Y染色體中必然會有一致的信息。
專家經過檢測發現,篩選出的8個家族中,有6個家族都屬於O2-M268的基因類型,這6支O2-M268類型樣本的祖先交匯在1800~2000年前,不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嗎。
之後,他們又對曹操叔祖父曹鼎的牙齒DNA進行了6輪檢測,確定牙齒中的古DNA中Y染色體類型正是O2-M268,一時真相大白,這六個家族正是曹操的後代!而且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曹操的後代,挺讓人震驚的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專家大費周章的去找曹操的後代,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尋找曹操後裔的意義
首先一點就是能破解歷史上的很多謎團,歷史書或許都要因此修改。比如西晉史學家陳壽參考當時的史書編撰的《三國志》中記載,曹操的爺爺曹騰是曹參丞相的後代,但通過對曹參家族基因及曹操家族基因的對比,發現兩個家族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個信息可是被記錄在古代史冊里的,如今卻被現代科學打破了,屬於歷史學重大問題了。
另外呢,通過對DNA的研究建立起的基因庫,也能讓刑偵技術再次升級。DNA技術鑒定,向來都被稱為“證據之王”,在偵破某些案件時,可謂“一錘定音”,只要現場留下點生物信息,任憑兇手再怎麼狡辯都不行。
比如熱播的刑警劇《我是刑警》中,不管是東林三女童案,還是28年都未找到兇手的良城案,最終都是通過DNA技術找到了真兇。
【參考文獻】
[1]潘偉斌,朱樹奎.河南安陽市西高穴曹操高陵[J].考古, 2010(8):35-45.
[2]袁濟喜,王猛."曹操墓"蓋棺定論為時尚早——應在析疑與求實中探索歷史真相[J].探索與爭鳴, 2010.
[3]牛潤珍.西高穴大墓是否為曹操墓?——高陵地望、朝向與墓葬類型之推證[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0.
[4]劉心長.曹操墓研究[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5]文少卿,王傳超,敖雪,等.古DNA證據支持曹操的父系遺傳類型屬於單倍群O2[J].人類學學報,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