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排名前五的隕石坑在哪?5次小行星撞擊,其中一次最致命

近期,根據倫敦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在大約3565萬年前有兩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並未導致地球氣候發生任何持久變化。這兩顆小行星撞擊事件,形成了地球上已知第四和第五大的隕石坑。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當時生活在海洋中微小有殼生物化石中的同位素,推斷出過去的氣候,同位素的模式反映了生物存活時水的溫度。他們分析了1500多個樣本,時間跨度40萬年,發現海水溫度似乎一切如常。而6600萬年前左右的那次撞擊事件,可是讓恐龍等生物大滅絕。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曾經發生的5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形成了地球上目前已知排名前五的巨大隕石坑。

弗里德堡隕石坑排名第一,直徑估計超過300公里,大約形成於20億年前,由於時間太久遠,現在僅能看到一部分殘餘結構。據推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10公里,撞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幾十億顆核彈,足以引發全球性的地質變化和氣候影響,不過那個時候地球上還只有一些單細胞生物。隕石坑位於南非約翰內斯堡附近,被列為世界遺產,是研究地球早期地質歷史和撞擊事件的寶貴場所。

薩德伯里隕石坑第二,直徑大約200-250公里,形成於18.5億年前左右,目前殘留的結構約為60公里寬。小行星的直徑大約10公里。隕石坑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德伯里市附近。

第三就是最著名的撞擊事件,發生於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導致了地球上的一次生物大滅絕,其中包括了恐龍。隕石坑直徑約180公里,現在已經被填平。

波皮蓋隕石坑第四,直徑大約100公里,形成於大約3565萬年前,小行星直徑大約5到8公里,隕石坑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克拉斯若亞爾斯克邊疆區。這次撞擊產生的高溫形成了大量的鑽石,這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鑽石儲藏地。

切薩皮克隕石坑第五,直徑大約80公里,深約1.3公里。形成時間比前一個晚大約25000年,是一顆3到5公里小行星撞擊的結果,隕石坑位於美國東部,橫跨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是美國最大的河口灣,首都華盛頓就在旁邊。